第167章 李隆基的震怒
作者:
今年 更新:2021-01-25 01:15 字数:3336
直到天宝五年的六月,李隆基才正式地举行了一次百官全部参加的大朝会,此时距离杨成离开长安城已经三个月了。
杨成在淮南道折腾了三个月,将整个淮南道查了一个底朝天,淮南道一半的官吏都被杨成抓了。
然后就是对所有盐场的整治,对于那些为祸多年的盐司和小吏,杨成从来都不手软,一切都是极端手段,在真刀真枪面前,任何的关系和奸诈都失去了作用,这些人只能胆寒地在钢刀下颤抖,然后被杨成抓去当苦力了,杨成已经将整个淮南道折腾了一遍。
此时,长安百官和权贵们已经争吵的有些累了,他们不知道上了多少封奏折弹劾杨成,也不知道组织了多少次请命。
但是皇帝李隆基依然无动于衷,最后这些人也失去了兴趣,只能看着杨成将整个淮南道折腾一遍,然后长安城的权贵们的财路也彻底斩断了。
短短的三个月,整个大唐的私盐全部都像鬼一般地消失了,淮南道的所有进入通道全部都被死死地把守住了,没有一粒私盐运出去,之前猖獗的私盐也沉底消失了,杨成在源头上将其全部斩断了。
此时,李隆基一身紫金龙袍,坐在龙椅上,然后听着下面李适之的奏报。
“杨成毫无法纪,视王法于无物,私自处决官吏,请陛下治罪。”
李适之依然是一副战斗的样子,这样的架势自从杨成的事迹传回长安之后,他就没有停止过,每天都要上书弹劾杨成,动不动就要来一个请命长跪不起的,此时依然是慷慨激昂地朝着李隆基说着。
百官也不得不佩服这位李相国的精力,众人都已经有些疲惫了,但是这个李适之两个月依然坚持着,就连此时都不放过。
李隆基知道这个李适之有些迂腐,也没有在意他的言论,此时的李隆基依然是一脸的清冷,对于李适之的请奏丝毫没有在意,也没有表态。
李适之说完之后,看到皇帝李隆基依然没有任何反应,然后只能像之前一样,退了回去。
然而,李适之刚刚退下,太子李享就站了出来,一脸恭敬地朝着李隆基拜礼。
李隆基看到李享又站了出来,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李享和李适之是一伙的,此时站出来,无非还是要坚持李适之的说法,治罪杨成,所以李隆基心中有些不快。
李隆基随后说道:“太子有何事禀奏。”
李隆基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李享心中也是有些忐忑,他之前已经让李适之停止弹劾杨成,但是这个有些迂腐的李适之依然不肯停下来,最后李享也是无奈,只能任由这个李适之在朝会一开始就来了一个长篇大论。
李享随后恭敬地朝着李隆基说道:“启禀陛下,臣是向陛下请罪的。”
说完之后,李享就双膝跪地,朝着李隆基跪拜到。
李隆基听了李享的话之后,顿时有些惊愕,此时整个大殿上的百官也是惊愕不已,他们不知道太子又犯了什么过错,竟然在大朝会上请罪。
李隆基也有些不解,然后问道:“太子有何过失?前来请罪?”
李享随后接着李隆基说道:“陛下,臣之前不分是非真假,就一味地弹劾杨成在淮南道的所为,此时得知杨成在淮安道分担没有枉法,反倒是在忠君做事,督查私盐有功,然后臣还在妄自陷害忠良,请陛下在治罪。”
顿时,李享的话一出,立刻让大殿上所有的人都震撼到了,他们没有想到太子李享竟然是给杨成请功的。
这些人都是在长安为官,一个个都是人精,虽然太子李享言语中是给自己请罪的,但是这些人可是都听出来太子李享的心思了,这是准备给杨成请功了。
此时,大殿上的众人虽然心中惊愕不已,但是都已经感觉到一丝不对的气氛了。
杨成在淮南道的所作所为在四月就已经传到长安了,在五月,长安的权贵和百官就已经是人人皆知了。
而且一些被杨成抓捕的官员的家眷此时也有很多都来到了长安城,开始寻找各自的门路声讨杨成了。
但是整整两个月,到了六月,皇帝李隆基依然没有任何动静,这让众人疑惑的同时,也是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今天,众人听到了太子李享的话之后,顿时全部都明白了,太子的口风已经转了,那么自然是表明皇帝李隆基没有处死杨成的打算,而且从太子李享的话中也可以得知,似乎杨成非但没有罪过,反倒是立了大功了。
但是众人不明白,杨成在淮南道这么折腾,皇帝李隆基不杀他就已经是万幸了,此时竟然还要表功,一时也让众人不知所以。
李隆基听了李享的话之后,也是有些诧异,然后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感觉他的这个儿子应该是从什么地方打听到了杨成的那本密奏的事情了,而且已经得知杨成准备将三千万贯的钱银运到长安来。
李隆基随后看了看眼前跪在地上一脸恭敬的李享,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然后轻声地说道:“太子无罪,平身,待淮南道的事情清楚之后,杨成的功过再行定论。”
李享听了李隆基的这句无罪的话自后,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感觉父皇李隆基对他的态度在那一刻已经改变了。
然后李享就满脸欢喜地拜谢了李隆基。
“把杨成的奏折念给众人听。”
李隆基随后淡淡地说道,顿时让在场本来有些迷惑的百官更是惊愕不已,他们没有想到杨成竟然已经给皇帝上了奏折。
此时,李适之满脸的惊愕,他是主管门下省的,各地百官上书的奏折,一切政令的文书的审核,都是要通过他的。
但是得知杨成已经上书李隆基之后,李适之大为恼怒,对于杨成的这种举动,李适之不是认为这是对他的挑衅,而是认定这是逾越法度的事情,绝对不能出现。
但是众人丝毫没有在意李适之的愤怒,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杨成的奏折上。
此时,一个小黄门已经开始朗声地宣读起来了。
“启禀陛下,臣杨成奏报,淮南道私盐泛滥,官商勾结,士绅小吏串通,已经到了糜烂之地,如果不治,直接关乎大唐社稷江山。为此,臣斗胆行事,直接抄没罪臣之家,严刑审问,一共抓捕罪臣小吏五百余人,这些人大部分已经招供。查抄贪官污吏五百七十三人,围剿了七千六百多祸乱东南沿海的倭人,查缴了钱一千六百万贯,还有数不尽的金银珠财宝,价值也在上千万贯之多,还有上百万石的粮食,五万多石私盐,抄没田地十万余亩,奴仆上万,马匹牛羊不下十万头。贪污腐败触目惊醒,臣准备用三个月诊治整个淮南道,让大唐不再出现一粒私盐。随后将押运查抄钱银回到长安。”
此时,众人听完杨成的密奏之后,全部都惊愕地说不出话来,他们全部都明白了,杨成把整个淮南道都折腾的不得安宁,最后还是死不了的原因就是杨成查抄了这些钱银的功劳。
随后众人就清楚了,这些钱银在皇帝李隆基眼中要比五百多官吏值钱的多了,对于李隆基来说,就是杀了五千人也不算什么。
毕竟那可是三千万贯的钱银,大唐一年的赋税收入了,此时竟然一下子多出了一年的赋税,这对于奢靡享乐的李隆基来说绝对是禁受不住的诱惑了。
况且众人不是傻子,不是不会算账,杨成抓捕了五百多人,就查抄出了将近三千万贯的钱银出来,还有上百万石的粮食,五万多石私盐,这些人绝对清白不了。
一时间,大殿上也是诡异地安静,就连刚才还在暴怒的李适之也都沉浸下来了。对于李适之来说,杨成查抄了这么多的钱银,那么就直接说明这五百多官吏绝对不是清白的,而且从查抄的钱银来看,这些人还是巨贪。
“嘭……”
李隆基奋力地一甩手,一枚玉玺滚落到了地上,大殿下面的人顿时一阵的惊恐,皇帝发怒了,所有人的都惊恐地跪了下来。
“朕真是瞎了眼,瞎了眼,爵位和俸禄都给了什么人?那个左良第,苗胜,他们出身贫苦,朕爱惜他们的才华,这才点了他们的进士,他们到了扬州做了什么,一个让家人把私混作官盐出卖,家人就查出了两万石私盐,另外一个到了扬州无所事事,任由左良第枉法。”
杨成送到长安的密奏不知一份,其中还有一些记录这些犯官罪行的书信,李隆基也是看过了。
李隆基此时满脸震怒的样子,一时间让整个大殿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所有的人都不敢大声喘气,生怕招来皇帝的杀头之罪。
众人没有想到皇帝李隆基会这样震怒,但是随后也就明白了,这天下是李家的,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李隆基的。
此时竟然在淮南道一下子查处了三千万贯钱银,大唐的国库天天喊着没钱,但是主要税收的盐利全部进入了这些人的口袋中,皇帝陛下如何能够不震怒。
“朕拿出一百万贯钱修建一个花园,中枢百般叫苦,杨成到淮南道一个月不到,就查抄了三千万贯钱,朕是这个天下的主人,但是朕的钱都被这些人拿走了,他们对的起朕的功名利禄吗?”
李隆基身体有些颤抖,他是彻底震怒了,这是李家的天下,是他的天下,但是淮南道的事情让李隆基深深的后怕。
他没有想到他恩赐和封赏竟然换来的是如此贪腐的结果,尤其是盐利,这是关系到李唐江山命脉的事情,李隆基后怕的同时,也是感到深深地恐惧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