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少年战士
作者:女侠独孤雯      更新:2021-01-24 07:29      字数:2109
  冬季的西欧算是一年中最差的时节,但也不过相当于江南的深秋而已。虽然有些阴冷,但并没有那种在防寒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会有刺骨湿冷的感觉。经历了大战之后一个月左右的修养,除了牺牲的人以外不少重伤员也终于渡过了危险期。
  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在这方面最为重视的新军远征部队,重伤员的死亡率也是相当之后的。从莱茵兰地区的决战到荷兰沿海的海上交锋,数万人的伤亡损失中在一个月后还没有基本恢复的人不过几千人而已。这里面还有不少因为承受太高作战强度而造成的“精神性减员”而已,还有一些是不可避免的爆炸与闪光决战兵器所带来的失明。
  近卫部队中最为年少的英勇勋章获得者张洋是幸运的,参加了决死突击部队并等上了爆破船的他再一次险些丧命******之中,但还是被后面赶到的战士们救了出来。因为在巨大的爆炸中严重的震伤,在最初的时候也仅仅是刚刚能够进食而已。
  而在伤员海路转移的过程中,有不少震伤太过严重的伤员都最终牺牲了,张洋虽然幸运的活了下来并且没有失明或其他方面的重度残疾,听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一时之间失去了过去的记忆。
  这样的现象在新军主力部队当年南征北战乃至在美洲同西班牙人的战略对决中并非没有出现过,所以对于这种事情早就有所准备了。当张洋试着认字和书写,发现那笔迹与自己完全类似的“个人回忆录和资料腾抄”之后,虽然依旧没有想起一些事情,也终于了解到自己的身份还有之前的一些过往经历。
  “在最初的时候,很多人都曾经以为你是一个软弱的少年,没有资格被选入近卫先锋部队。但是第二旅战士当初在成都对你的信重还是起了作用。在西域战地的一项考核与测试中,你也有突出的表现,并在战场上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没有接受过完善训练的你拥有着惊人的觉悟。。。”
  “这是在极西之地么?我们的远征走了有多远?”记忆可以暂时丧失,而性格却很难磨灭,此时的张洋给人的感觉依旧是那些好学而多问的少年。
  就在战友们给张洋讲述过往的一些经历乃至一些新军主力部队官兵必须要知道的东西的时候,张海也走了进来。
  没有说什么套话,张海耐心的解答道:“从河州一带主力部队踏上西征之路开始算到大军抵达这西欧南部,直线距离约两万余里,我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说起来:好象如同常行军一般的速度。可实际上各部队平均每天的行进里程多达一百二十余里,道路不是直线,加上我们作战行动中的征讨也必然决定了要走更多的路。这四万里征途是古今战争历史上的奇迹,你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这个前无古人,之后也未必会有来者的奇迹。过去的战场上,如果有士兵能够斩首一级就可以获得几十两银子的赏赐,秦汉的某些时候还可以获得封地。那时候寻常的士兵在战场上取得一个敌人的首级就是十分幸运而不容易的事情。而如今我们的平均每个远征部队的战士都取得了十人以上的战绩,不逊色于包括成吉思汗时代与后金时代的任何强手,这也导致我们的战功标准不得不有提升啊。不过获得战功竟折合两千余级的你也算是受训不久的新兵中最为突出的了。。。”
  “两千余级?这怎么可能?我看过有关于我的记录,好象没有那么多啊”
  “过去的斩首记功总是有种种局限的。那是在旧时管理能力极为有限的势力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办法而已。我们的战功评定,是按照战斗表现与综合作用来确定的。并不一定非要有明确的斩首或战果记录。西班牙新军或诸如波兰精骑那样的精锐,乃至其他个别对手中的一些精锐,一个战绩的难度起码要相当于五十个寻常的敌兵。你勇敢的临阵代替阵亡的战友驾御爆破船重创敌舰一艘,按照战功平定,这艘敌船最终被俘获至少有你六成的作用,仅此一项就是上百人,这些海上的强敌不如西班牙新军,但也至少可以折十来计。。。”
  张海又耐心的继续为小战士张洋讲述了新朝的历史乃至新军主力部队的很多事情,最后才询问道:“你本就是近卫先锋部队的一员,现在大仗也打完了。虽然说还会有很多小仗,但是我认为继续从事这些作战已经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你的价值。来亲卫连怎么样?虽然可能再次动用枪铳的机会不多,但实际上却会有不少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如果是没有失去过去不少记忆时的张洋,在回答这种问题的时候或许会有所犹豫,经历了不少残酷而激烈的战斗之后,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负担,然而此时的张洋却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不知怎的,此时的张洋觉得自己似乎并非记录中那个英勇无畏的少年战时,只是像个平凡人一样渴望一份安稳而有保障并能了解更多事情的环境罢了。
  西征的大战考验出很多对于个人利益无所畏惧的官兵,仅仅获得英勇勋章或更重要级别奖励的官兵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就多达四百余人,表现二十倍于二战时代的美苏等国军队,其中像张洋这样年级并不算大的少年战士也有不少。
  张海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通过不少时间的接触,张海似乎感觉到即便是跟随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亲卫连战士,似乎心态同当年相比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不能说这些人不可靠了,但至少不像那些大军中表现优秀的少年们那样拥有绝对的朝气和忠诚了。
  为了“流水不腐”的目的,张洋也决定在西征之后至少选入五十名表现突出并且审查过关的人补充到亲卫连之中,更多的人补充到近卫部队之中。
  因为很显然:在这样的决定性意义的大战结束后,张海更加担心身边不少人的懈怠,甚至是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