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法式炮车
作者:
女侠独孤雯 更新:2021-01-24 06:06 字数:2722
在击退了自济宁而来的在河口西岸上岸的明军战兵营后,大部战士撤退到距离岸边半里之外的位置上,只留少数人负责监视可能继续上岸的敌人。
那些排量可能多达十余吨的“大船”又接连向河口的东岸发射了数轮共计千余发炮弹,终究没有再次发起进攻的决心了。
战斗在对峙中最终以水师带领残存的数百名敌军撤退而落幕。
不论从哪个角度上说,以数百战兵击败几千敌军的袭击、以二十多人的伤亡毙伤敌近两千人都可以算的上一场完胜。
然而不仅是张海,就连大弟子刘洪涛却不知怎的毫无胜利的畅快和喜悦。
这场战斗损失的不少人都是优秀的骨干。一名做为弓手小队长的核心弟子战死,两名做为火器小队长的学塾弟子战亡,负伤的人中不少都是极为严重的伤残,全部损失中至少有多一半的人不是牺牲就是再也不可能参加战斗了。
同张海手下的不少核心弟子一样,韩金星平时是个沉默寡言但又严守纪律、对下面的弟子严格要求的人,武艺与学识表现也并不是最为突出的。可当他牺牲后,入伍大半年的少年们并没有像平时所设想的那样:要是队长死了,换一个对大家更为宽容的该有多好。韩金星平日里点点滴滴却引起了战友们深深的敬意。
张家新军队伍里的确有亲疏之别和等级之分,但除了那些最初跟随而来后又溃散的临时跟随而来的武装,对于牺牲的所有精锐之士而言却没有亲疏之别。通常是马革裹尸选隐秘处而下葬并做好下葬处的定位并按顺序做好纪录。
除了自幼跟随张海已经行成新的世界观的那些弟子,这时代的人们还难以接受火葬。而且张海也有信心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尽可能把己方损失人数减少到最少,并尽可能的避免在夏季或者边远南方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并无后世土葬带来的种种压力。
“当年在盐山第一次作战并以寡击众获得胜利的时候,战场压力解除之后我感到的是喜悦和兴奋。然而如今却再难有这种兴奋之情了。至少在今天冬春季节朝廷不在乎付出几万伤亡十万以上的损失,大不了关外不要了,南方的叛乱不平了。可我们这些人难道还要再付出几百人的损失么?”夜晚于梁山水泊与北段大运河的河口宿营的时候,刘洪涛在作战总结研讨的时候有所深思的说道。
“大家现在详细的想想看,我军相比敌人的最大优势在哪里?又为何不能零伤亡的取得胜利呢?”张海问在场的不少核心弟子。
打仗当然要死人,哪有敌人伤亡我不伤亡的道理似乎是一种思维定势。然而在场经过张海多年教育的弟子们当然不会拘泥于此。
“要说起我军相比敌人的优势,首先当然是在于我们的火器规划恰倒好处。用鸟枪也未必能够威胁某些披甲的敌人前锋。而相当于优秀投石兵用投石索抛出的铅弹那种威力的钝杀伤武器可以用不大的铳口能量就有效的杀伤马匹或持盾甲的对手。我们的士兵素质足够优秀和在战场上坚定的开火,还能使一次携带多件武器杀伤对手成为可能。弓箭手就不用说了,戚继光当年的练兵法,一天只内只是下午一个半时辰的时间用于自由训练。而我们是是每日三四个时辰有监督有规划的训练。我们优等的七斗弓就可以发挥出一石弓的效能,更是让训练周期不算太久的弓箭手成为可能。我们的箭弹武器都可以有些威胁对手的铠甲,敌人的装具不太优良,盾牌的许多部位连同铠甲一起也挡不住,而不是碰运气才能杀伤。”李峰并不忌讳的总结。
“而我们的战士负伤一般是手部和面部,累计起来不过方圆四五寸的面积。在防守的情况可以有效的用盾牌加铠甲抵挡住对手的绝大部分进攻。能不能破防,这是我们能同对手打出悬殊伤亡比的根本原因。”刘洪涛也简明的直接说道。
“如果面对同我们一样火器的对手呢?比如我们在东昌城遇到的那些对手。我们并不知道装备这些臼铳的对手是仅仅普及到大名府那个战兵营还是在南面的敌人那里已经广为装备。”张海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如果是那样,我们与可能多达几万敌兵交战有没有胜算?”
弟子们沉默了许久,虽然结论很简单,大弟子刘洪涛也是心算了一边才说道:“完全没有,就算这种臼铳弹道不直,需要在战斗中坚定的认真用标尺瞄准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只靠勇气与纪律上的优势在对射中最多也就是一比十的效率对比。我们的战士在作战中至少用火器杀伤两倍敌人的话,对手只需要五倍于我们的兵力并且采用我们一样的作战方式再配合其他部队就能使我军遭受严重消耗。”说到这里的时候刘洪涛似乎感觉有些奇怪:既然东昌之战就表现出这样大的风险,为什么当初在东昌商讨作战任务的时候师傅依然有信心南下?想到这里,便忽然问道:“师傅,是不是早就已经有什么办法或者新发明来应对这种威胁了?”
张海并不隐瞒:“在东昌城头之战后我就思索了很久,直到我们临出发之前才想出了短时间内简单可行的办法,明天早上第一批赶制过来的新装备应该送来了。”
“是当初东昌城头上用的那种圆通铁皮盾?”有弟子问道。
“当然不是,那种东西的成本不菲。也只有在城头的小规模狭窄战斗中可以排上用场。如果是大规模成线型的野战,光是足够掩盖队伍的圆筒盾在行军中的携带就是麻烦事。”张海笑道。
夜里回到各小队处野营的张家弟子们心情喜悦而不安,不知道天亮时从东昌城送来的是什么新鲜玩意。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制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会太过机巧复杂。
天色放亮的时候沿着河道的李师傅带领东昌一些辅兵和临时征集来的人手终于送来了所需要的东西。
原来仅仅是在临时制做的马车甚至是连轮子都没有“桌子”上面经过改装后可以加装带支架板条防盾。在三尺宽左右的车盾上可以并排安装二十五支装好弹药可以接连发射的连环臼铳。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缩短发射时间增加火力密度,同时安装在“车盾”上的铁板被覆的盾牌再加上人员的披甲就可以避免手脸等部位遭遇袭击,还可以抵挡主要靠钝杀伤、穿甲火力并不强的臼铳火力。
“这火器既然是师傅发明的,就给起个名字吧!”李峰笑着问道。
张海前世今生都是个比较诚实的人,并不善说谎:“我可不愿做冒名顶替的事。这类火器本来并非我们中土所发明,是二百七十年前的泰西有个叫做法兰西的地方的人发明的。他们同拥有强悍弓手的英格兰打了一百年的仗,想到了一切可以对抗长弓手的办法。却屡战屡败,在百年战争的最后的几年才想到了克制长弓兵的办法,就是这种带防盾的排铳炮车。”
近几百年来的世界历史经过多年教育的张海弟子们并不陌生,当初师傅说到百年战争末期的神奇逆转的时候很多习弓的核心弟子都有些不信。如此优秀的职业弓兵是那些早年火器就可以击败的么?还是从大战中一比一百的损失比逆转为法军以轻微伤亡靠火器击败英军?要真是如此,以后同火器众多的官军作战有何胜算可言?直到今天才得知其中决窍。
“这兵器若被对手所仿相比师傅已有破解之策?”有弟子忽然问道。
“当然有,这个就让为师以后再卖个关子吧。”张海当然知道这种炮车只是火器早期时代专门为了对付拥有强悍投射力量的敌兵所布置的权益之计,并非火器火炮发展史中的最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