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文化运动三
作者:
古西风 更新:2024-05-23 05:44 字数:3355
乔志清对六人的底细也都清楚,自然知道他们心里都在担心什么。各自宽慰了一声,抱拳诚恳道,“几位都是当今难得的大才之人,如今新中国正是用人之际,各位在华兴书院就不觉得委屈了自己了吗?”
六人都默不作声,每个人对乔志清心存芥蒂,这才不敢轻易涉足官场。
不过但凡是天资不凡的人,对权力都有一种天生的向往。乔志清这么一说,六人自然是放宽了心,全都抱拳称道,“一切全听凭总统大人吩咐。”
“好好好,如此甚好。时候也不早了,等你们和儒生们辩论完毕,我自然有重要的任务跟你们交代。”
乔志清连说了四个好字,满心的欢喜。
如今政府里以太平军的旧部势力为重,乔志清正想着增加朝廷的旧部势力,来稍作平衡。
他大肆收编朝廷的旧将也是同样的意思,就是为了平衡华兴军中太平军旧将的势力。
凡事都要讲究个阴阳平衡,若是一方的势力过于强大,那必然会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发生。
日上三竿,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各行各业看热闹的人,密密麻麻的足有上万多人。
相比之下,那一千多留着大辫子的儒生就显得怪异了许多。
不断的有好事的孩童,跑上前揪着他们的大辫子就玩闹了起来。惹得这些饱读经书的人连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大赛共选出了儒教的三个部分进行辩论,一个就是关于女***的三从四德,一个就是关于上下尊卑的三纲五常,最后一个就是关于科举考试存废的问题,也是儒生们最关心的问题。
辩论一开始就相当的激烈,由文化部部长惠儿、教育部部长容闳、还有南京城几位大儒做裁判。
儒生们准备充足,把四书五经都带了上来,时而引经据典,时而之乎者也,时而呜呼哀哉。说了半天,也不知道论点、论证、论据在哪里,时常用祖宗历法不可变来做挡箭牌。
裁判席上的几位大儒脸都快丢尽了,也不知道孔子听到了他们辩论,会不会从坟墓里气的跳出来。
唐廷枢六人都是混迹社会多年的老油条了,肚中也都是满腹经纶。他们的对手也不过是秀才的身份,而他们却早就有贡生的功名。不管是引经据典,还是中外比对,全都是信手拈来,口若悬河。
“三从四德!哪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哪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在我看来,这满口的礼仪廉耻,其实就两个字,‘吃人’……”
“我们同意。”
“我们赞同”
“……”
此言一出,广场上围观的妇女全都受到了共鸣,跟着振臂起身加油助威。
此时妇女解放运动已经开展半年多,每个妇女对来之不易的权利都万分的珍惜。
要知道从前妇女别说是出门抛头露脸了,就是在家里吃个饭也都不能上主桌。
妇女能顶半边天,如今已经逐渐成为共识。男人拥有的权利,妇女自然也该拥有。
那振臂高呼的叫喊,就是对上千年不公的抗议。
“三纲五常!哪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哪五常?仁、义、礼、智、信。在我看来,这满口的忠义廉孝,其实也就两个字,‘奴役’……”
“打到儒教!”
“儒教不灭,天理难容!”
“……”
此言又出,台下旁听的学生顿时产生了共鸣。本来就激进的年轻人,全都振臂高呼,满脸都写满了对自由的捍卫。
“科举制!什么意思呢?开科取士、唯才是举。在我看来也就两个字,‘愚昧’。我相信在场的儒生,也都是饱读四书五经之人。但是你们看看,除了死读书,读死书,你们还会干些什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已经不是读书只为了求功名的时代,只要你肯努力,各市的大学为你敞开大门,总有一门技术适合你。读书没有错,但是沉迷在四书五经里,只为了做官读书,那就是大错特错,……”
在场的儒生们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么颠覆传统的理论。全都是一脸的呆呆傻傻。好似黄粱一梦,猛然惊醒。
自从长毛贼之乱,科举制停滞后,好像读书人就真成了废物。不但手无缚鸡之力,都穷的没饭吃了,还满口的之乎者也,君子不下庖厨,君子不行商贾之事。
时间一直持续到了下午时分,胜负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
儒生们已经被辩驳的差点叉过气去,就好似儒教是万恶之源一样。中国要是再被儒教掌管,那就离灭族灭国不远了。
广场上围观的儒生自觉的散开,全都是面红耳赤的羞于见人。
范进在几位后辈的搀扶下,硬是捂着心脏的剧烈跳动,从头听到了末尾。身子早已是颤栗不安,脸色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
“天道不公,天道不公啊!我儒家何以至此,伦理纲常不在,国必亡矣!”
范进长嚎一声,已经做好了以死明志的准备,对着面前的擂台就狠狠的撞了上去。
鲜血四溅,头破人亡。
每一个时代的覆灭,总会有一大群卫道士陪葬。在这个世界,范进身上所有的荣耀已经灰飞烟灭,他穷其一生追求的功名化为泡影,死对他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归宿。
“惠儿,传令下去,给范进在国家公墓找一个地方葬了吧。”
辩论会结束后,范进的死很快就由惠儿向乔志清做了禀告。
乔志清长叹一声,心里暗自为范进可怜起来。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任谁都只是螳臂当车。
国家公墓是新中国埋葬烈士专用的墓地,在紫金山脚下而建,风水位置极佳。所有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都可以在此地长眠。范进生前一事无成,死后能葬在这里,倒是个莫大的荣幸。
唐廷枢六人也在书房里默不作声,其实他们从小都是接受儒家的的思想长大。虽然对儒家很多的封建礼仪不是那么赞同,但是也没有到完全抛弃的地步。突然要完全解放思想,对谁来说都暂时有些不适应。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这么做有些矫枉过正,操之过急了?”
乔志清给六人在大堂设了酒宴,曾纪芸备好了酒菜。乔志清便招呼着几人,在宴桌上坐了下来。
“总统哪里的话,小民不敢。”
六人连忙谦恭的回了一句,等乔志清落座后,各自在桌旁坐了下来。
“其实儒家的思想也不全是糟粕,只是被董仲舒、朱熹之流的徒子徒孙一加工,便成了封建君王奴役人民的工具。孔子在泉下有知,不用我们请他出来,他也会惭愧的走出孔庙。”
乔志清轻松的吐了句,拿起酒壶亲自给六人满了一杯。
“总统说的极是,儒家在道德教化方面还是很有见地的。治国也不应该全凭律法,也应该和道德相结合。”
唐廷枢研习过多过的律法,也深知其中的不足,以为洋人除了律法,人情也未免太过淡薄。
“建时(唐廷枢的字)兄说的极是,任何事物延绵上千年,都有它一定的道理。儒教可以废,但是儒学还得学。”
徐润跟着补充了一句,三杯淡酒下肚,各自话也多了起来。
“大帅,恕我直言。应该把目前的教育改为中学和西学两个部分。中学应该集百家之长,选择各家之经典编撰成各年级的课本,不光光只学习儒家一门。还有法家、墨家、兵家、道家、心学中的精华。这样才能解放思想,重造战国时百家争鸣的思想盛世。”
吴汝纶也大胆的谏言一声,和乔志清在一起时间长了,心中的顾虑也是越来越少。
其他三位师兄弟也是纷纷的赞同。
“你们说的不错。”
乔志清听到高兴处忍不住就鼓起掌来。
“大帅过誉了。”
六人都是满脸谦逊的举杯敬相敬。
“国家初定,一切都还在摸索中前行,不破旧又怎能立新。打到孔家店虽说有些激进,但若非如此,这块顽疾也无法祛除。”
乔志清缓缓道出,满脸的坚定。
“是,是,是”
六人都暗暗的赞同,久病也该用猛药,对已经形成上千年的封建礼仪,不采取雷霆手段也无法药到病除。
“好了,说说其他的事情吧。如今江南虽然平定,但是很多的重要城市都出于军管之中。所以本总统已经决定,下设六个直辖市,特此聘用你六人出任市长一职,不知道六位有什么问题吗?”
乔志清抛出了橄榄枝,这六人都是当今的大才,放在华兴书院确实有些大材小用了。
六人都是一愣,乔志清的话就如同天际惊雷一样,让人震惊的全身战栗。
市长放在过去那就是知府的位置,几人可从来没想过,寸功未建,就能一下当上市长。
“我等谨听总统大人吩咐。”
六人立马起身,面色惶恐的道了一声。
“好,那我就代江南的百姓谢过大家了。”
乔志清端着酒杯敬了六人一杯。宴会结束后,带着六人进了书房,指着地形图的城市各自给了任命。
“唐廷枢、徐润。你二人本就是广府人氏,正好各自担当香港、和广州的市长一职。这两地开埠最早,也是中国开放的最前沿。希望你二人尽职尽早,尽快把这两地打造成新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最前沿。”
乔志清在东南部的方向指了指,对二人充满了期望。
“这个?总统大人,我还有些问题要问一句。”
唐廷枢皱着眉头,干咳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