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随侯珠
作者:
三风 更新:2024-05-20 08:21 字数:2050
拍完秦始皇之后,刘伟拿着相机又将一些有特色的陶俑的面部拍了下来。
一切办好之后,刘伟正在那看相机里的照片,准备进行一些删减,留下一些高清的,将那些糊了的通通删掉。
“滴滴”
微弱的声音在静谧的秦始皇陵显得格外的刺耳,刘伟回头一看,果真是氧气瓶出问题了。
刘伟想了想下来也快两个小时了,氧气瓶快用完了也是正常。
准备收拾收拾走人时,又瞥见高高在上一脸严肃的秦始皇,突然间又联想到以前看过的千年女尸。
那千年女尸肉身不毁的主要原因,就是墓内的气体,才能令那个女尸那么久都肉身不腐,肌肤保持原有的弹性。
刘伟想了想秦始皇,想着,可能秦始皇尸体没有腐烂的原因,或者也和这墓内的空气有关。
这个想法一出现,刘伟就立马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气体采样机,走到秦始皇身边,采集了一些秦始皇身边的气体。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刘伟将气体采样机重新放回背包,准备出门离开陵墓,他回头又看了看秦始皇。
依旧是那副威严的面孔,死死的看着他龙椅底下的群臣百官陶俑,严肃的眼神好像真的有严峻的事情在商讨一般。
突然间,刘伟瞥见大造宫殿的顶端,悬挂了一颗珠子。
纯白且微弱的荧光在昏暗的古墓内异常的显眼。
是,随侯珠!
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刘伟吃了一惊。
他想起《搜神记》中曾记载过的:“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室”
在看了看挂在大造宫殿顶端的那颗珠子,更加确定了。
可别小看这一小小的珠子,它随侯珠可是无价之宝,刘伟在《淮南子》中也曾看到过对随侯珠的描写:“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可见这随侯珠的价值,随侯珠也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重要珍宝,也称为“随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随珠和璧”或称“随和”。
和氏璧的珍贵世人皆知,可知道随侯珠的人是少之又少,知道随侯珠价值的人也更是凤毛麟角,刘伟之所以能认出来,全是依靠系统内的历史文献。
随侯珠的由来,传说是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看那条蛇在路中央不停的扭动,令随从给蛇的伤口处敷药包扎,然后小心的放归草丛。
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据说当时那随候见此情形都震惊了,连连道谢。
后来还将遇见大蛇的地方命名为“断蛇丘”。
大蛇衔来的珠子据相应文献记载,“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
刘伟看着系统内地信息,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没想到随侯珠的价值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稍加思索,刘伟就拉了拉手套,发现四周没有可以攀爬的东西,皱了皱眉。
瞥见四周粗壮的石柱,刘伟咬了咬牙,撸起裤脚,露出光洁的皮肤,走到石柱下,就腾地跳了上去。
四肢紧紧的扒着石柱,脚下裸露的皮肤在坑坑洼洼的石柱上上下挪动着,腿部的皮肤被扯得生疼。
刘伟却不为所动,依旧上上下下的在石柱上挪动着,双手也死死的扒着石柱。
爬了有好一会,刘伟终于攀上了宫殿的横梁,双脚稍一用力就轻巧的挂在了横梁上。刘伟趴在横梁上,看着下面变得渺小的陶俑和秦始皇,深呼吸一口。
开始慢慢的沿着横梁,朝着几米处散发着白莹莹光芒的随侯珠移动。
短短几米的距离,刘伟却爬了有好几分钟,才堪堪到达随侯珠下面。
刘伟抬头看了看伸手可摘的随侯珠,咽了咽口水,颤颤巍巍的伸出一只手想要勾到随侯珠,只见他紧扒横梁的手一滑,刘伟连忙收回手扒住横梁。
才没有掉下去,但人却是成倒挂的姿态紧紧抱着横梁。
刘伟额头冒出冷汗,他双脚紧紧的勾着横梁,本就被石柱刮伤的皮肤,再一次被划破,刘伟狠下心,松开手,腰部用力向上翻去。
所幸,成功了。
刘伟重新攀上了横梁,这下他可不敢轻举妄动,小心翼翼的向前又挪动了几分,喘了口气。
手上力道加大,趴在横梁上,双脚也死死的勾着,刘伟再次伸出右手,慢慢的抬高着。
在触碰到随侯珠的那一刹那,刘伟就迅速的将他摘了下来,身体因为快速的伸缩,颤抖了几下。
刘伟将随侯珠塞进胸前的口袋中,准备原路返回。
约摸十来分钟过后,刘伟终于从横梁上下来了。
摸出口袋里的随侯珠,原本一个光滑的表面,现在却因为时间的沉淀出现了一些坑坑洼洼的瑕疵,但即使过了千年,随侯珠依然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在昏暗的秦始皇陵内显得有些耀眼。
刘伟摩挲着手里的珠子,脸色泛起一丝笑意。
终于他刚刚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拿到随侯珠了。他没有让这样一件惊世骇俗的宝物永远呆在这暗无天日的陵墓内,这样珍贵的宝物应该受到国家的重点维护和收藏,呆在这陵墓内受到的只有摧残。
这时,刘伟才感觉到脚下传来一阵阵的痛感,低头看去才发现自己脚下露出的皮肤此时已经因为刚才的攀爬而伤痕累累。
刘伟连忙拿出包中的纱布和酒精进行简易的包扎。
一边包扎着一边眉头紧锁,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伤,而是怕自己的血液粘在横梁上,为以后的开发造成什么误会。
拿好珠子,刘伟松下裤脚挡住包扎的部位,快步离开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