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捡柴火
作者:
少辞 更新:2024-05-19 10:46 字数:2263
杨氏见郑大姑瞪着她,知道是想让她来教训郑晚儿,可是她却舍不得骂自己闺女,就低着头,避开郑大姑的眼神。
郑大姑看杨氏那三杆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样子,不禁气得翻了个白眼。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在口头上占不了上风了,也不说要看郑来田的话了,气的扭头就走。
她虽然生气,心里却还在打着小算盘。因着上次的事儿,得罪了梁太太,吃了好大一顿排揎。若是那死丫头听话,梁太太也不至于这么不给她面子!
而且她娘的脾气,她也知道,分家也不会给老大一家什么东西,别提分钱了。这才刚分家,就有钱买粮食买糖人,如今还做上了生意,哪儿来的钱?肯定是没分家的时候偷偷攒下的。
看来,她得抽空回趟家,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老娘,让她去跟老大家的闹一闹,最好把钱要出来。她是分不到钱了,不过却可以出口恶气!
且不说她这里偷偷打算,杨氏这边见她走了,忙问郑晚儿:“咋把她给招来了?”
郑晚儿在自己娘面前自然是无需遮掩,一脸嫌弃的样子,道:“在街上碰到的,非说要跟我们过来看看我爹,要叫我爹上家里吃饭。切,就她那个小气样儿,才舍不得呢。”
杨氏也知道上次买粮食的事,无奈的叹了口气:“你大姑就这么个人儿。”
“娘,钱罐子藏哪儿了?”郑晚儿四处看了看,也没看到。
杨氏就笑了,刚才见小儿子慌里慌张的跑过来,叫她赶紧把钱藏起来,还以为怎么了呢。她过去把堆在桶里的碗筷翻开,把钱罐子拿出来。
郑晚儿就抱着钱罐子,夸张的叹了口气:“还好小五跑得快,藏得及时,要是被她瞧见了,还以为咱们发多大的财了。”
小五也在一旁紧张的点点头,这些钱,够买多少糖人了啊!
杨氏看着儿女都一脸防强盗的表情,好笑的摇了摇头。
忙碌时候日子总是过得特别的快,倏忽间又过了七八日。
这日吃罢晚饭,一家人坐在桌子前盘点完今天的账目,郑晚儿艰难的算出来这些天所得的收益:“刨去本钱,摊儿上赚了二两八钱银子,我爹的工钱是三钱零三十文。加上之前剩的五两,咱们家现在有八两一钱零三十文。”
没有账本真的太麻烦了,即使自己认字,可是也不敢露出来。郑晚儿悄悄握拳,一定要尽快送这兄弟俩去念书!
听见女儿的话,杨氏笑的见牙不见眼的,这可是属于自家的银子!
“娘,我想着,这些天我就不去摊子上了。”郑晚儿说道:“酸辣粉的调料您也会做了,到饭点儿了我爹跟黄叔都能帮忙,应该能忙得过来。我今儿闻着我酿的那坛子酒,味道很浓了,我就在家,这两天把酒给做出来。”
郑来田也闻到了,那酒香几乎飘满了院子,他就点点头:“那你就在家,让你哥帮着弄,摊子上的事儿你就别操心了,我跟你娘也忙得过来。”
郑杨的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听见自家爹这么说,应道:“行。”
第二日,杨氏几人出了门,郑棋也依旧跟着去了,就剩兄妹二人在家。
郑杨就问道:“晚儿,今天就酿酒?”
“先不着急,哥,咱们村儿有做木匠的吗?我得做个东西出来。”郑晚儿说道。
郑杨想了想:“村西头就有一个木匠,要打什么?我去跟他说。”
郑晚儿抓了抓自己的包包头,叹气道:“咱俩一块儿去吧,我怕说的不清楚,回头做错了。”
兄妹二人就锁上院子,一起向村子西边儿走去。
村里的木匠姓李,木工活儿做的很好,就是旁边村子也有慕名而来求他打家具的,因此家境也很过的下去,家里的房子还是这两年新翻盖的。
郑晚儿看着这宽敞明亮的屋子,心里很是羡慕。
李木匠手艺活儿做的漂亮,长相却不怎么样,矮矮瘦瘦的,下巴上还长了一颗大痦子。不过待人接物却很和善,此刻他正笑着问郑晚儿:“晚儿丫头想做个啥样的东西?”
郑晚儿也笑着叫他李大叔,然后一边比划一边说着:“就是像一个大木桶,不过底却不要像木桶那样做实了……对了,就是做成笼屉那样的底,就做在底下大概十寸的地方。然后再做一个盖子,盖子上给我挖出一个拳头那么大的洞来。”
她生怕李木匠听不明白,连比带划的说了一通。
李木匠却很快就明白了:“这就是做一个大大的蒸笼,盖子上面还要留一个出气的孔是吧?”
“没错!”郑晚儿点点头,有点囧,她咋就没想到这么说?
李木匠爽快的应道:“这还不简单,你要做多大的?”
郑晚儿早就想好了:“高就做成四尺,宽度就做一尺半。李大叔,我着急用,麻烦您尽快给做好。”
“我这两天正好没有别的活儿,今天就给你做了,估计明天就做好了,明儿一早过来拿吧。”李木匠就道。
“谢谢李大叔,我先把钱给您付了。”木材连着手工费,郑晚儿肉疼的数了一百文交给他。
走出李家大门,今天肯定是做不成酒了。
时间又还早,兄妹俩就商量着,不如上山去捡柴火。这些天家里忙忙碌碌的,也没时间去捡,郑来田之前捡回来的柴火,也用得差不多了,何况明天要蒸酒,肯定得用很多。
趁着这会空闲,兄妹俩说干就干。回家拿上砍菜刀,拿好绳子,就去了山上。
正好这屋子背后就靠着山,二人也不敢走远了,就在山的外面捡捡。
这会已经快到中秋了,山上飘满了了金黄的落叶,树林里时不时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叫声,天空湛蓝,景色美不甚收。
郑晚儿深深的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就斗志满满的干起了活儿。
她力气小,就负责捡捡附近的枯枝。郑杨却爬上了树,拿着柴刀把树上细小杂乱的枝桠砍下来。兄妹两人分工合作,专心的干着活儿。
过了一个时辰,郑晚儿看着身边堆起的柴火,叫道:“哥,差不多了,再多也背不回去,咱们回吧。”
郑杨应了一声,灵活的从树上爬下来,拿起一旁的绳子,就把柴火收拢了捆在一起。总共捆了有四大捆柴火。
他见妹妹费劲儿的试着拖了一下,没拖动,不由得有些好笑:“晚儿,你在这守着吧,我来背回家,反正也没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