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突发奇想
作者:
刀笔县吏 更新:2024-05-19 01:37 字数:4277
午饭期间,我们聊起了贾书记的工作。
我听过传言,说贾书记即将升任副县长,没想到这里也传开了。
我知道很可能是朱志刚带回来的消息,让他别乱说话,具体怎么样还不清楚,别被贾书记听到生气。
他说只是无心之失,以后不会了。
后来,我们又聊到了詹老。
算起来,我和詹老又有小半年时间没见面了,听干爹和俞主任说,景区那边正在布置,詹老近期可能会过来,校长有意请他过来参加建校四周年纪念活动,可他们谁也不敢问。
我答应帮学校联系,也想谈谈公司改制的事。
午饭后,我和林泉单独座谈,问他对公司改革怎么看,有没有好的建设性意见。
他想了想说,詹老那边可能会有反对意见,公司正处在上升阶段,近七成投资都是他的,每月能有近百万的利润收益,不会轻易答应撤资。
他说的是实情,也是我所担心的问题。
随后又问他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想法。
他说暂时不需要改革,詹老资金雄厚,不会突然从公司撤资,这里的主动权都在我们手上,实际上就是村集体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何必急于和他闹不愉快呢?
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随即打消了提前推动改革的事。
他的表现令我非常满意,随即问他假如朱志刚变动工作,他有没有信心管理好这个公司。
他这才明白我的真实来意,连说他还欠缺经验,各方面都在依靠朱志刚,可能会顾此失彼。
我说朱志刚家境困难,在这里虽是公司总经理,但不能拿薪水,长期下去,也不公平,对于他个人的成长,还有公司的发展,存在一点的弊端和风险。
合作社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很大局限,就拿现在来说,公司有了丰厚收益,但里面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多都以股份分红,并没有拿一分钱的工资,短期内还可以,但长期下去,一定会挫伤这些人的积极性,下面员工都有两三千元的工资,而他们操的心最多,却没有一分钱的补偿,这是不正常和不公平的,拿你来说,除了你家投入的入股金还有几分土地当作股份按月分红外,再没有其他额外的工资报酬,三五年或许还能勉强,但要过十年八年,你们会乐意吗?
他不停点头。
我接着说,着急改革的原因,一方面是看到了这一点,另外詹老的流动资金非常缺乏,卧龙沟和花之林两边都需要大笔资金,与其被人撤资乱了手脚,不如我们主动一些,把公司股权买回来,到时就可以重新配置管理队伍,参照其他公司,正规化运营管理,这样做才是正常和公平的。
他问我具体怎么准备。
我说目前来看,就是盘点账务,等詹老回来,找机会和他谈。
他见我有主意,没再追问。
和大家告别,我去镇上找贾书记。
贾书记红光满面,带我去他办公室,偷偷说他的机会来了,对我表示感谢。
我问他什么机会,其实已经猜到八九分了。
其实,我已经听说张部长找他谈过话,但不知具体情况。
他说可能要去财政局,我有些意外,说外面已经传言是副县长,怎么变了。
他长叹一口气,无精打采说原来是有这样的机会,后来市里嫌我经历不够这才缓了下来。
我马上想到他升正科才不到三年时间,而且一直在机关工作,缺乏基层经历,安慰他说财政是大口,显眼而又重要,再等一两年就好了。
他皱着眉头说财政的工作很难做,县里没钱,一方面要还债,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各方面的平衡,来源很少,出口却很多,上任局长就是主动辞职离开的,压力很大,是全县最忙最危险的岗位。
我想了想说,唐汪镇之前也是一穷二白的局面,但自从发动村民开展自筹自建工作,迅速引起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关注,现在全镇十个村都有了支柱产业,其中有八个村在全县率先完成脱贫任务,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样板点,所以说越是艰难危险的岗位越能锻炼人,挺过就是一路坦途,挺不过还能再差到哪里去呢?
这话显然触动了他,面容开始舒展。
我趁势劝道,你是我的老领导,以前你在劝我,现在换我劝你,其实你懂这方面的道理,我只是把话说破了而已。县里正是用人之际,加上有许多老领导的支持和关照,相信你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他心里的疙瘩被我几句话解开,当即约请一起晚饭。同时也请了陈镇长。
在谈论中,我看出陈镇长有些消极颓废,可能是受了贾书记职务变动的影响。
后来,我慢慢听出,他是在觊觎贾书记的位子。
一周后,唐汪镇领导班子发生新的变化,贾书记去了财政局,陈镇长补了他的缺成为新任书记,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杨兴朴在短时间内升任镇长,论资历比他高的人还有很多,论水平从其他副职领导中随便挑一个出来能瞬间把他碾压。
随后,朱志刚再次找到我,提出要回镇上的想法。
我没再犹豫,第二天就去镇上,找到陈书记,向他说出了具体想法。
他似乎并不在意谁做总经理的事,建议我征求一下詹老的意见,只要取得同意,谁做都行,原则同意了我的想法。
我向詹老说出想法,但并未提议撤资改革的事,因为条件还不成熟,公司正处在上升机遇期,不宜大动干戈。
詹老知道我与林泉的关系,确定我还会掌控全局的事实后,同意让林泉接替朱志刚代管公司日常管理事宜。
朱志刚从养殖公司解脱出来,但在镇上失去了工作岗位,身份变得尴尬。
他从办公室秘书直接下挂到公司任总经理,在村里任职近三年多,岗位早被别人接替,因为是我拉他到村工作的,现在只能出面为他暗中活动。
我没有找陈书记,也不想接触杨镇长,直接找到张部长,建议妥善安置朱志刚,理由是他担任公司总经理期间,任劳任怨,为村集体事业发挥了应有作用,为入股村民谋取到一定利益,受到各方面好评,应该考虑提拔重用,不能打击好干部的工作热情。
张部长和我相熟,也看出我与朱志刚的朋友关系,当场表态会向郭书记建议,给我卖了一个大大的人情。
两天后,组织部到镇上考察干部,朱志刚成为不二人选,但随后传出流言,说是我暗中活动的结果,而且还说我们有男女关系。
别人的嘴堵也堵不住,而且说的都是事实,想到越描越黑,我和朱志刚索性不予理睬。
朱志刚接替杨兴朴成为副镇长,而我开始和他疏离,不想再被人胡乱议论,也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陈书记为照顾我的感受,把联系俞王村的工作交给朱志刚,还让他分管全镇项目工作,也给我卖了很大的人情。
有朱志刚指导,我才对林泉彻底放心,为了避嫌,几乎很少去俞王村了。
贾局长刚上任就遇到头疼问题,一天中午,他约我一块吃饭,一见面就吐苦水。
郭书记给他下了死命令,限期拿出培植财源的工作方案,这件事把他愁得寝食难安。对我说,县里没几家公司企业,上哪去弄非税收入,上任局长就是被这件事吓跑的。
我替他着急,追问非税收入、培植财源是怎么回事,详细了解这一方面的业务。
他说的都是实情,县里没几家上规模的大中型企业,经济发展以农牧业和服务业为主,而且多以私营个体居多,财源建设任重道远。
他把目光局限在现存的几家私营和个体商户上,也想过拿土地做文章,但我不这么想,开始萌生大胆想法,还想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做做文章,甚至想到要申请创办工业园区。
他说那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办到。一方面,这里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市里肯定不会同意。
我知道难度很大,甚至觉得是妄想痴想,但念头一起就难以消除,和他分别后,直接去找郭书记商议。
我提议向市里申请创办工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工作,拉动县域经济强劲发展,以此缓解财政危机。
郭书记并没有指责我,反而提出几点顾虑,不支持,也不反对。
他问我们拿什么吸引别人过来投资发展,是资源,还是市场?即便市里同意建设工业园区,谁投资,谁建设?万一招商引资进展缓慢甚至颗粒无收,园区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
几句话把我难住,顿时没有回话。
郭书记对我说,有想法有点子是好的,但也得切合实际,工业园区不是想建就能建的,不仅需要土地、资金、政策,而且还需要一批专业的招商团队,我们这里一无资源二无市场,人家凭什么冒险?
我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他又说灵江市总共才有四个工业园区,而且都分布在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市县,人家本来就有很好的发展底子,市场要素集中,配套政策繁多,各方面管理都能跟得上去,可我们一穷二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上级拨款和专项扶持,能在短短四年内偿还十多亿元的债务,靠的就是土地财政,但现在仅有的规划土地都被卖完,再不想办法拓展新的财源,又会跌入隔年发工资的恶性循环,等靠不起,更折腾不起。
我知道夏临有个工业园区,当即提出要带队考察一下,在这么紧要艰难的关头,不能坐以待毙,既然一个县级市能创办园区,我们也要试一试,不走出去很难找得到出路。
让我深感惊奇的是,他一如既往支持,并没有向我泼冷水,当即让办公室召集临时会议,立即部署这件大事。
在会上,郭书记安排发改、财政、规划、国土、工信、商务、招商、住建、交通等十多个部门负责人,在苗县长的带领下,从明天起,去往灵江市四大工业园区考察学习,所需费用全部由财政保障,迅速组织起来一支声势浩大的考察团。
苗县长是团长,我和贾局长是副团长,当晚拟定考察方案,先从夏临开始,筹备出四天的行程路线,进行了相关的协调联系工作。
次日上午九点,我们赶赴夏临工业园,开始了为期一天的学习考察活动。
我们听取园区办负责人介绍,现场和企业方面交流沟通,下午在市政府会议室参加座谈会。
经过一天的充分交流和现场观摩,我们收获很多。
返回后,在郭书记的主持下,又连夜召开了情况通报会议。
我作汇报,苗县长适时补充。
夏临是个县级市,总体上比政达县略好一些,这主要得益于区位优势,相比政达这边,那边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城镇人口居多,服务业比较发达,消费水平稍高一个层次。
入驻工业园的企业,大多从事建筑装潢行业,规模有大有小,是辐射周边政达和康安两县的建材集散中心。
相比之下,我们的劣势比较凸显,县城规模较小,人口分散稀少,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近八成,消费水平较低,但也有潜在的发展优势,一方面,这边旅游资源丰富,在两家大型公司的带动和影响下,各乡镇都朝这方面谋划推动,以农家乐、休闲茶园、田园风光体验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异军突起,正在迅猛发展,势头强劲,如果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一定能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取代传统农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郭书记非常满意,对我们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我们深入细致做好其他三个园区的学习考察工作,多听多看,和园区办以及企业负责人多探讨交流,把管理经验取回来。第二,通过对比和分析,结合县上的总体发展思路,着手制定园区发展的初步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举措以及政策建议。第三,做好总结提炼,把考察学习、座谈交流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逐条分析,把好的意见建议都充实到思路规划中去,力求学有所成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