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作者:微云烟波      更新:2021-01-20 20:36      字数:11133
  见曹矩义愤填膺,说得口干舌燥,将一杯极品的雀舌当做普通的凉白开一样,一连灌下了两三杯,徒景年才慢悠悠地放下一枚棋子,然后说道:“表哥你也说了,不过是一家子眼皮子浅的暴发户而已,须知,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啊!”
  他似乎记得原著里面提到过甄家,但是却记不得具体了,只是记得说甄家四次接驾,然后就知道,甄家算是不得善终了,当年曹雪芹家怎么败落的,到最后,曹黑胖一个大家公子哥儿,混到喝粥都喝不饱的地步了,据说抄了两次家,可见,甄家这样的,也得意不了太久。当然,他实实在在是忘记了时间的跨度问题,红楼梦里面的时间线,那是如今之后好几十年的事情了,贾代善那会儿死得骨头都能打鼓了,甄家还活蹦乱跳着呢,现在,贾宝玉他爹还没成婚呢!
  曹矩听着心里一下子舒坦了,一边苏煜偷偷撇了撇嘴,苏煜年纪渐长,又是在太子身边,苏家那边自然希望通过苏煜对太子施加一定的影响,或者说,苏家这会儿,很多人已经开始在徒景年身上押宝了,因此,苏家那位老爷子经常将苏煜带在身边,很多事情也不瞒他,苏煜对甄家虽说也颇为不屑,但是却也知道,甄家如今还远远没到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时候呢,只要奉圣夫人还在,承庆帝念着情面,哪怕甄昭容不再得宠,甄家都不会有事。而奉圣夫人如今才四十多岁,日后日子还长着呢,若是能拖到甄昭容生下皇嗣,那么,除非甄家不开眼,掺和到夺嫡之争中,否则的话,怎么着,三代富贵还是能够保证的。
  其实没人相信皇帝是一种感情生物,哪怕是甄家,也不过是希望甄昭容早点生下皇子,却也没希望承庆帝一直对甄昭容盛宠不衰,谁知道到了后来,承庆帝真的对甄昭容很是上了心,哪怕甄昭容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年老色衰,依旧还在承庆帝心里保留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呢?
  后来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这会儿,茜香国国内,贾代善已经快要被如今的僵持逼得快要杀人了。南疆这边真的不是什么好地方,这会儿整日里下雨,丛林里面蚊虫非常多,一口叮上去就是一个大包,一些人已经染上了疟疾,这年头,也没什么金鸡纳霜,青蒿存量也不多,只够给一些地位比较高的将士用的,而且,一直连绵不断的雨水对于兵器也是一个考验,很多兵器开始生锈,一些存放得不好的弓箭都有些变形,几乎要不能用了,贾代善憋屈无比,眼睛里面几乎要喷火了,贾代化这会儿却走进了大帐,脸上带着隐秘的喜色,他拉了拉贾代善的衣袖,压低了声音道:“我这边抓住了一个探子,问出了点消息,咱们机会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刚刚放假回来,公司就要整顿,全体员工要反省,妹的,放假回来的好心情全没了!
  ☆、第 19 章
  茜香国内其实不太平,虽说两国之间纷争不断,但是总归是茜香国国小力微,即便打起来,也是见好就收,这么大规模的战事,可是上百年没有过了。茜香国自从秦汉以来,虽说几度变迁,但是一直就是依附中原,不管中原当权者是谁,一直名义上是藩属国。蒙元当政的时候,茜香国也是饱受其苦,甚至,蒙元之前,茜香国还不是茜香国,那会儿叫做白象国,结果被蒙元攻破了国都,王室被屠戮一空,重新扶持了一个跟原来的王室有些七拐八拐关系的贵族,这便是如今的茜香国了。
  当年蒙元无道,天下豪杰揭竿而起,反抗暴元,茜香国那边却是一直驻扎着元军,因此,大晋立国之后,四处扫除蒙元余孽,自然打到了茜香国,为此,跟茜香国折腾了足有七八年,茜香国为此几乎损失了超过七成的人口,到最后,连女人都得披挂上阵了,后来,老国主病逝,新国主上位,干脆发动了兵变,杀掉了一直骑在他们脖子上的蒙古人,然后开城献降。茜香国这般识相,这也让太祖他老人家左右为难,原本见茜香国负隅顽抗,太祖都觉得应该等到茜香国国破之后,直接洗城,跟蒙古人一样,直接换一个贵族做国主,偏生新国主弃暗投明了!因此,太祖只得捏着鼻子认了,敲打了茜香国国主一番,就让茜香国做了大晋的属国。
  茜香国着实没在大晋手上吃太多亏,反正按照中原一贯的做法,就算平常小打小闹一番,输了挨一顿斥责,但是还是要被安抚一番,赢了的话,稍微服个软,上头还是得大加赏赐,这次闹成这样,眼见着大军入境,一副大动干戈的架势,很多人就有些心虚了,加上刚上台的国主是篡位,名不正言不顺,挂掉的皇太女还是有自己的死忠的,新国主登基,虽说来不及收拾他们,却也对他们颇不放心,正要找借口收拾了他们,扶持自己的心腹上位。因此,一些人开始心思浮动,私底下已经琢磨着如何向大晋投诚了。
  贾代化这次抓到的几个探子,就有两个其实是跑过来打探大晋是个什么心思,代表自己的主家来投诚的。
  说白了,就是那边充当内应,两边里应外合,这边得了战功,那边干掉了心腹大患,两边都便宜。
  贾代善眼见着那边连布防图,还有各处的漏洞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又交代了各地驻防的人的背景还有立场,心里差不多就有了数,干脆道:“先修书一封,给大将军送过去,咱们这边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贾代化一愣,低声问道:“不等大将军过来了?”
  贾代善咬了咬牙,道:“机会稍纵即逝,再等,只怕没这么好的时机了!”定远侯论起势力来,还不如荣国府呢,不过是李沧资历比较老而已,贾代善却是不怕定远侯府的,四王八公同气连枝,却是不怕一个定远侯府的,谁让中军那边没遇上时机呢,这也是命!
  贾代化想想也是,反正到了最后,功劳还是要分到李沧身上的,也算不上什么得罪,到时候再赔几句礼也就是了,他自个也有些心热,不管怎么样,爵位能往上提一提都是好的,这样儿子将来有个高一点的爵位傍身,出仕之后也不怕被人轻视。
  贾代化他们往上哪怕数十代,都是土里刨食的,哪里懂文官里的圈子,只当儿子读书中用,就能顺利改换门庭了,要真是这样,各个勋贵为什么不死逼着儿孙念书,反而一般依旧死抓着兵权不放呢?还不是文官也是个固定的圈子,人家比谁都重视门第,簪缨之家听起来不错,但是在他们眼里,书香之家才是正经,耕读之家也是不错,当然,如果你真的有那个能耐,打入他们的圈子,那就另说了。
  这会儿贾代化其实想不到那么多,就像他不知道自己眼睛一闭腿一蹬之后,儿子差点就直接出家做了道士,孙子跟曾孙媳妇爬灰,最后弄得家业尽散,差点就断子绝孙了。祖宗再能干,也架不住子孙不肖啊!
  这边贾代善刚找了随军的文书写了一封军报,命人日夜兼程赶往中军大帐送信,那边已经命令下去,磨刀霍霍,就等着对面发信号,好一举破营了。
  李沧那边接到信,差点没气得暴跳如雷,这会儿哪怕连夜拔营也是来不及了,又想到贾代善深得圣心,哪怕心里咬牙切齿,脸上也不好表现,还得捏着鼻子夸赞贾代善深得兵法之要,知道抓住战机。
  因此,半个月后,就有八百里急报,贾代善贾代化率领的左路大军攻破了茜香国的大营,斩首七千,俘虏五万云云。
  朝堂上,承庆帝喜形于色,这也是他知人识人啊,作为登基之后的第一场大胜,这里面的政治意义也是很明显的,说明承庆帝那真的是天命所归,因此,才能天兵一出,四夷拜服。
  当然,这会儿还不是封赏的时候,只是命人准备劳军,然后又许诺众将士奋勇杀敌,自个不会吝啬封爵之赏的。不管哪一朝,开国之后,爵位只有越来越难得的,尤其,爵位不比官位,官位最多你在任的时候,有些特权,还能恩荫一下子孙,但是,爵位却有爵田,有亲兵,并且哪怕是减三等承袭,也是可以往下传的,即便是最微末的爵位,也象征着门第的改变,从大头兵正式迈入了士这个阶层,甚至还能弄个世袭军官的位置,一家子都不用担心了。
  自然,许诺一出,下面的人哪有不积极争功的道理,何况,如今到了痛打落水狗的阶段,危险性小了很多,就算不能博个封妻荫子,茜香国虽说看着是小国,但是出产金银翡翠还有象牙香料什么的,在藩国中是有名的富庶,趁乱捞上一笔也是好的,因此,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军已经攻破了茜香国的首府,在内应的帮助下,攻下了王宫,将敢于跟大晋作对的伪王给抓住了,直接关押起来,凯旋的时候献俘太庙,以彰显武功。
  ☆、第20章
  退朝回来,承庆帝脸上依旧挂着笑,徒景年正在后殿看书练字,见承庆帝进来,忙放下笔,上前行礼,承庆帝拉起徒景年,笑道:“阿鲤何必这般多礼!”说着,看到桌上的《左传》,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又开口考校了几句,见徒景年言之有物,颇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是那些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由更是高兴了起来。
  这时承庆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徐安平亲自端了茶水过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太监端上了一些瓜果点心,徒景年笑嘻嘻地抓了一把松子,剥开来然后递给承庆帝:“父皇今日这般高兴,想是有什么得意的事情?”
  徒景年在宫中还真是消息不怎么灵通,他现在还没到接触政事的时候,因此,只能靠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推测,不过,想到之前听说茜香国那边的战事一路报捷,心中也有了猜测。
  承庆帝很是受用地接过那一小把松仁,拈了几粒吃了,然后笑吟吟地问道:“阿鲤不如猜猜看?”
  徒景年想了想,抚掌笑道:“可是南边又报捷了?”
  承庆帝点了点头,笑道:“这次可是大捷,茜香国国都被攻破,那位不经过朝廷,自立为王的伪国主已经被俘,定远侯已经押着他还有茜香国的王室返程了!”
  徒景年确实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尘埃落定了,不过也是露出了笑脸:“儿子恭喜父皇,此次大捷,父皇威名武功当传遍四夷了!”
  承庆帝哈哈一笑,摆摆手道:“什么威名武功啊,不过是微末小国,不值一提,比起太祖太宗的功绩,朕还差得远呢!”此言一出,自然就显出了野心。
  徒景年也是凑趣,笑道:“父皇如今正是青春鼎盛之时,建功立业的日子长着呢,到时候,儿子原为先锋,为父皇提三尺剑,打出个大大的江山来!”
  承庆帝拍拍徒景年的肩膀,虽说没真的当真,却也很是欣慰:“好,那父皇就等着阿鲤长大!”
  徒景年拉着承庆帝的袖子,撒娇道:“难道儿子现在还没长大吗?”
  承庆帝看着站着也直到自己坐着时候肩膀的儿子,不由乐了:“阿鲤你现在还是个孩子呢,等你再过几年,再说这个话吧!”
  尽管对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要撒娇卖萌感到非常汗颜,徒景年还是摆出了一副不乐意的模样,逗得承庆帝哈哈直笑,心里只得安慰自己,如今自个还不是小孩子吗?上辈子女儿都上大学了,回来还跟自己撒娇呢,自个其实还小呢!
  承庆帝这些日子心情愉悦,后宫自然也知道,皇帝心情好,意味着她们也能占到更多的便宜,一时间,那些大大小小的妃嫔各式手段,你送点汤水,她送点点心,今天你在御花园赏花制造一个巧遇,明天太液池边上又能看到几个美貌的女子娇声说笑,一时间,明明都快入夏了,却是一副阳春三月百花齐放的模样。
  承庆帝虽说不至于来者不拒,但是这段时间,他心情不错,在后宫待的时间就比较长了,除了几个宫中资历比较深的妃嫔之外,还宠幸了一个美貌的姓周的宫女,回头就将她封了更衣,很是掀起了一片醋海。
  而他这次广施雨露显然很快看到了效果,后宫中一下子有三个人怀孕了,那位新上位的更衣更是一举中标,将一些这么多年肚子连一点消息都没有的后妃们嫉妒得眼睛都红了。倒是一些位份比较高的,打起了借腹生子的主意,打算回头若是那位周更衣生下龙子,就将孩子抱到自己膝下抚养,即便是皇女,也有人打主意,毕竟有句话叫做先开花后结果,说不得就能招弟呢!
  另外两位幸运儿其中一个就是甄昭容,另一个却是端妃。端妃自从发现怀了身孕,那可真是大喜过望,她年纪可是很不小了,二十六七岁的人,放到后世,不过是刚刚大学毕业,还没结婚的也是一抓一大把,放到这年代,几乎是人老珠黄了,她感觉只怕这是自个唯一一个孩子了,毕竟年纪不小了,又不是很得宠,哪怕是宫中的老人了,一个月承宠一两次都是难得,因此,对自己的肚子格外宝贝,刚刚确认,立马恨不得封了自己的端仪宫,安心保养。
  甄昭容却是再次被一众人羡慕嫉妒恨了,年纪轻,颜色好,有宠爱,现在连孩子都有了。不过大家也没有只顾着拈酸吃醋,这个时候了,皇帝总不能还守着一个甄昭容吧,趁着这个机会,想办法承宠,自个也怀一个才是正经,要是能趁机勾住圣上的心,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军已经回到了长安,承庆帝亲自郊迎,还带上了徒景年,算是让徒景年这个太子再次在文武百官面前露个脸,刷刷存在感。大晋这时候正是鼎盛之时,军容也极盛,看着那些穿戴着盔甲,身上似乎还带着血战之后的血气的大军整齐地半跪在地,山呼“万岁”的场景,徒景年只觉心旌动摇,他不是没看过后世的阅兵仪式,但是,和平年代的军人,身上的气息跟这些从战场上刚刚下来的军队的气息以及精神面貌是截然不同的,他有些恍惚地想着,这大概是冷兵器时代最后的辉煌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1 章
  接下来便是太庙献俘,然后又是论功行赏。
  李沧作为主将,自然得了首功,被封了定国公,贾代善贾代化都恢复了祖上的爵位,成为了荣国公和宁国公,右路那位比较悲剧,没抢到头功不说,后来也不过是沾了点汤罢了,因此,爵位也没什么变动,不过是升了个虚衔,赏赐了许多珠玉,还有俘虏自茜香国的贵族美人。
  至于那位不过坐了不到一年的王位,就被抓住,哪怕为了让他太庙献俘的时候好看点,对他没有怎么苛待,反而好茶好饭伺候着的被定位为谋朝篡位伪王的前茜香国国主,一路上却是担惊受怕,战战兢兢,这会儿憔悴不堪,在太庙献俘的时候,几乎软成了一团,在场的人暗地里面都是嗤笑不已,有人更是直接便说,果然是不堪为人主之辈。
  承庆帝接下来也很干脆,好歹是坐过王位的人,承庆帝直接封了个安乐侯,然后将他塞进了一个前朝留下的破败的侯府里面,连同安乐侯原本的女人一起都塞了进去,下面的大臣众口一词,连声道圣上仁慈,是圣明之君,至于心里面怎么想,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茜香国的王位继承,承庆帝直接找了个王室的旁支,将他扶持上了王位,然后将一个宗室女封为公主,赐婚给他做王后。选他的原因就是他年纪正好,又没有正式娶妻,正好可以通过联姻让两国血缘更加亲近一些。那位新任的国主差点没被这从天而降的馅饼砸晕了。要知道,一般而言,甭管王室如何,宗室一向是子嗣繁茂的,这一位家里同样如此,他曾祖父是当年国主的亲兄弟,但是,这几代下来,哪怕他是嫡长子呢,到了他头上,也没什么爵位,没多少产业了,离平民百姓就差一步之遥,反正就是不上不下,空有一个王室同宗的名头,半点实惠也没有,要不然也不至于快二十了,还没娶到一个合适的妻子,结果,一下子就变成了一国之主,哪怕要仰他人鼻息呢,起码在自己拿一亩三分地里享受荣华富贵是足够了。
  这位新任的国主得了大晋的好处,自然要有所表示,要不然,让大晋不高兴了,自个这个新鲜出炉的茜香国国主没准就要换人做了,茜香国开国两百多年,有王室血统的人不要太多,换谁不是换呢!何况他原本不过是个连出现在宫宴的末座都没机会的旁支子弟,来往的人除了没落的贵族,差不多都是寻常百姓了,在国内半点根基也没有,还指望着大晋帮忙稳定朝局呢,因此,本着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疼的想法,回国之后,就很是大手笔地送上了大量的贡品,都是茜香国的特产,珍贵的香料,大块的乌木,极品的翡翠,象牙金沙珍珠宝石什么的,另外还送了一对大象,外加数百的美女,应有尽有,倒是让一干刚刚凯旋归来的将士大吃一惊,他们攻破茜香国国都的时候,已经扫荡了一圈,王宫的宝库都给扫荡干净了,茜香国居然还有这般大手笔,可见自己之前肯定是找错了地方,根本没找到茜香国真正的宝库所在呢,这会儿不由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拿到了茜香国的贡品,承庆帝也得表示表示,也是很大手笔地赏赐了一番,然后就拿着进贡来的珍品,除了收到自个内库里面的或者是拿到内务府做再加工的,一部分赏赐给臣子,另一部分就赏赐给了后宫还有宗室。
  徒景年作为太子,自然是得了大头,他同样是有来有往的,自己名下的瓷窑那边已经烧出了玻璃,那里的很多工匠都是这个年代手艺顶尖的,很快摸索出了各种玻璃制品的诀窍,有颜色的玻璃液弄了出来,还能吹出各种花样来了。
  正巧,这次瓷窑那边进上了一批玻璃的器皿还有摆件,有几件颇具匠心,一个是整套的十二花神杯,用的是蝴蝶杯的手法,倒入酒水之后,就能看到杯中的花朵,而且酒水深浅不同,花朵姿态也是各异,据说工匠们为了烧出这一套花神杯,足足烧了近百窑才摸索出来了,次品全部被砸碎回炉重造,这是如今唯一的一套成品,另外就是一套四扇的四时花鸟的玻璃屏风,用的是徽宗的花鸟图,专门让匠人吹制出来的。虽说用的还是透明的玻璃,但是经过细细打磨之后,花鸟几乎纤毫毕现,跟原画几乎没有差别。
  这两件直接就被徒景年献给了承庆帝,承庆帝对此颇为喜爱,一方面大把的赏赐送到了东宫,另一方面,听说是东宫名下的瓷窑送上来的,干脆便让内务府直接找这个瓷窑,订制专门的御用玻璃制品,徒景年搞出来的玻璃,算是一炮打响,就等着以后财源滚滚了。
  ☆、第 22 章
  徒景年的皇庄里面真心没有太过重要的东西,他如今最大的劣势就是年纪,这也决定了,皇庄里的奴婢管事,多半真正效忠的不会是他,他们会听他的,开发玻璃之类的东西,但是,真正机密的东西,他们并不会瞒着承庆帝。徒景年一时半会儿也没别的办法,在宫里真正属于他的人手都很少,何况是在宫外。
  因此,徒景年不过是叫人在庄子上实验一些玻璃制品,然后让他们开发骨瓷什么的,至于什么枪支弹药,坚船利炮之类的,那是免谈,总得等到徒景年手头有了自己的班底才行,如今就是叫他们搞点基础性的东西出来,比如说,弄点硝酸硫酸纯碱什么的,另外,他已经在叫人向出海的海商收购海外的种子,要知道,到了这里之后,什么玉米、土豆、番薯,他可一样都没见过,问别人也都说不知道,估摸着这些还都远在海外呢!
  徒景年如今并不是很着急,他若是能坐上皇位,怎么折腾都无所谓,他要是不能,那么,一切都免谈,如今做的自以为利国利民的东西,到时候都是图谋不轨的罪状,因此,如今多赚点钱,打打基础就足够了,其他的,可以缓缓图之。
  承庆帝也没觉得徒景年玩物丧志,做人哪能没有一点个人爱好呢,何况这年头自己设计点日常用具其实是件雅事,很多底蕴比较深厚的人家,都会自己设计一些玩器、器皿什么的自己用,或者是走礼,很多文人更是会自己制作笔墨纸砚,便是一些闺阁女子,亲自动手制作笺纸合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何况,这些只需要徒景年吩咐一声下去,又不用他自己做,他该做的事情一样做得很好,得了好东西,就献给自己,那是徒景年做儿子的孝心,高兴还来不及呢!
  承庆帝自己也颇为喜欢这种晶莹剔透的玻璃,中国其实很早就有玻璃制造的技术,一般叫做琉璃,药玉,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是有色的玻璃,不够剔透,甚至因为战乱,有一阵子,玻璃的制造技术几乎失传了很长时间之后才恢复了一些,等到宋朝海贸盛行之后,来自西洋的近乎透明的玻璃自然要比国内哪些比较浑浊的玻璃更让人喜欢,只是西洋的玻璃制品一般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加上玻璃是易碎品,运输不易,而且哪些来自西洋的商人也要追逐利润,因此,这些外来的玻璃价格非常高,自然,能买得起的人也就非常少了。
  宫里也有玻璃制品,但是多半是玻璃镜,还有一些玻璃的杯子,但是都是西洋来的那种高脚杯,根本不符合中原的审美,因此很少有人用。结果这回,徒景年的庄子上折腾出来的玻璃,在各个方面都完胜,因此,很快内务府便给那边下了一堆的单子,而一些相对廉价的玻璃器皿还有摆件甚至是玻璃做的首饰很快也出现在了市面上。
  东宫的库房算是财源广进,徒景年又叫下面做了些玻璃酒器还有寓意比较好的玻璃盆景,当做三节两寿的礼物,送给了东宫的那些太傅少傅左右庶子以及詹事府的一干属官,然后又各送了一套应景的给了苏家和曹家,至于其他的,暂时跟徒景年没关系。
  不过,哪怕是这些,已经给徒景年带来了一些好名声,这会儿承庆帝的一腔父爱还都在徒景年身上,因此,在给亲近信任的臣子赏赐的时候,难免要带上徒景年两句,设宴的时候,专门将那十二花神杯还有玻璃屏风摆出来,各种显摆,而东宫那些先生也觉得徒景年颇为尊师重道,自然,虽说徒景年这个太子平常压根捞不到刷存在感的机会,但是,这些人在外面可是颇有声名的。
  承庆帝做皇子的时候,有一次白龙鱼服,结果行踪泄露,遭遇了刺杀,差点就送掉半条命,饶是如此,还是受了伤,好在并不严重,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从那以后,承庆帝便不再有微服私访的习惯,即便想要出宫,身边也是明里暗里带着诸多护卫。
  这次正值休沐日,之前徒景年死缠烂打,磨着要出宫玩,承庆帝想想徒景年生在宫中,几乎就没有真正出过宫,就算是上次出城郊迎凯旋的将士,一路上也早就清过道,又是一直用着太子的仪仗,坐在专门的辇车里面,压根看不到外面怎么回事,因此,承庆帝便许诺,这次休沐日就带徒景年出宫玩。
  大晋的早朝制度并不像明清的时候那般变态,时间并不算早,一般就是辰时之后才开始,这年头一般也没什么夜生活,毕竟没有电灯,再多的蜡烛提供的照明也就那个样,大家多半早睡早起,辰时也就是七点到九点一般也就很是不早了。休沐日没有早朝,前一天的时候,徒景年就宿在了大明宫,卯时一刻的时候就被叫醒了,洗漱更衣之后,用过了早点差不多也就是卯时三刻了。
  应该庆幸,如今宫中没有什么长辈,比如说太后什么的,少去了晨昏定省的步骤,因此,用过早膳,就可以出宫了。
  承庆帝看着一向小大人一样很是自持的徒景年扒着车窗看着路边的人还有建筑,不由失笑,还是个孩子呢,不过,他登基之前就住在外面的王府,对宫外却是比较了解的,因此,便笑道:“阿鲤,现在还没有出皇城呢,能有什么好看的,等一会儿到了内城,爹带你好好见识一下!”
  承庆帝虽说答应带徒景年出来玩,但是,却仅限在内城,这边住的人非富即贵,治安自然不错,至于外城住的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承庆帝哪怕自觉关心民生疾苦,却不会随意往那些地方去的,毕竟,那种地方,三教九流的人混杂,安全上未免有些不那么可靠。而且,长安的东市西市都在内城里面,足够让徒景年见识一番了。
  ☆、第 23 章
  距离皇城比较近的多半是勋贵人家,开国百年,勋贵们其实多半已经没落了,如今当家的多半是当年那些开国元勋的第三辈乃至第四辈的人,主要还是跟着太宗的那一辈,太祖过世的时候,天下还没有真正平定呢,一直到太宗登基差不多二十多年的时候,才算是稳定了如今的疆域,像是当年的四王八公,差不多就是那一辈的人。
  勋贵人家所在的坊市真的是没什么好看的,一路上都是朱红的大门,镇门的石狮子,门口或坐或站的门房,这会儿还早,路上压根没什么人,这些宅子里要采购什么东西,一般寅时左右就要搞定了,要不然,叫家里喜欢吃新鲜菜蔬果品的主人早点吃什么呢。好在这边都是青石铺地,一路上还算平稳,并不颠簸。
  承庆帝倒是对这边挺熟,这会儿便坐在一边,遥指着那些写着什么国公府、侯府之类的牌匾,告诉徒景年哪个是哪家,亏得承庆帝记性很好,很多人家除了一些大朝会还会出面之外,家中压根就没人真正在朝了,承庆帝还能说出个几分来。
  徒景年心中却差不多有了盘算,这些勋贵人家如今还有人在朝,但是,听起来,下一代有出息的少,纨绔的多,过个几代,差不多爵位也就到头了,自然跟平民百姓无异,这些人就算放纵,也是无所谓的。如果是比较争气的,能用的话,用一用也无妨,当然,前提是忠诚。
  承庆帝差不多也是一样的心思,这些勋贵祖上的确是有功的,如今虽说纨绔的比较多,但是也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恶行,不老实的早就在前几次站队错误的时候被夺了爵,现在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这会儿国家财政还是很充裕的,虽说有挖国家墙角的,但是也没那么明目张胆,一个国公一年也就是三千两的俸禄,财政又不是撑不起,在外面买个前朝的青花瓷,还得几千两呢,没什么打仗的机会,过上两三代人,一个人家也就是花个几百两就能搞定了,因此,犯不着计较这些。
  不过承庆帝还是说道:“其实要说起来,这些勋贵人家,要比那些文官可靠不少,毕竟,这些勋贵多半当年就是泥腿子,跟着太祖太宗这才有了翻身的机会,因此,对朝廷很是忠心,可是文官不一样,不管哪朝哪代,都得用他们,他们又自以为是圣人子弟,心高气傲,偏偏又少了点骨气,当年宋朝覆灭,多有读书人本来世代受赵家恩惠,最终却投敌叛国,到头来还要帮着那群蒙古人欺压汉人,无耻之尤!”承庆帝对读书人表面上敬重,心里却是不怎么瞧得起的,这也是徒家人的通病,这年头识字率还算是比较高的,虽说暂时还比不上宋朝那会儿,但是差得也不远了,因此,读书人只有没地方安置的,没有不够用的,因此,杀几个文官,根本不心疼。
  这也是难怪,据说当年太祖当年家里也是个小地主,总算是衣食无忧,偏偏摊上个知县,听说他们家有个祖传的宝贝,为了讨好自己的上司,一个蒙古人,硬是污蔑他们跟反贼有勾结,所谓破家县令,灭门知府,太祖全家算是倒了血霉,几乎被杀了个干净,最终太祖带着年幼的弟弟爬狗洞逃了出来,先是乞讨了几年,然后就干脆真的投了义军。那个县令就是个汉人,太祖后来打下了县城,直接就将那县令千刀万剐,挫骨扬灰了,后来一路征伐,发现许多在元朝为官的汉人比那些蒙古人还有酷烈一些,为了讨好主子,无所不用其极,尤其他们对很多事情知根知底,做起事来更是不留余地,因此,对读书人便生出了鄙弃之心,后来开国之后,虽说不得不重新启用读书人为官,毕竟,太祖手底下一堆泥腿子,叫他们拿着刀子砍人,那是不在话下,要是让他们为政一方的话,那纯粹是祸害百姓了,因为他们实实在在根本不懂该怎么做,好心也能办坏事,加上也要收士人之心,重启了科举,还启用了前朝的一些进士做官,但是心里面,对这些人却是半点也不信任的。就像是孔家、孟家,元人那般残暴,他们照样做着自个的衍圣公,孟子被封了亚圣,孟家也是过得很滋润,这让太祖如何相信读书人的操守!
  太祖之后,徒家人依旧沿袭了这样的作风,只不过面子上做得更好看一些,不像是太祖太宗一样,一点点小错就揪着不放,恨不得将人填草扒皮不可。哪怕是原本对读书人还算敬重,但是看得多了,也就知道了,这些人别看读的是圣贤书,但是多半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都是一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主,心眼多,会钻营,对他们没必要太客气。
  承庆帝这会儿这么说,也是看着徒景年对自己那些老师非常客气,担心儿子被那些腐儒教得迂腐了,真相信什么圣人之言,觉得那些文官多高风亮节呢,徒景年却是点了点头,笑道:“爹说的是,两宋的时候,赵家与士大夫共天下,也没能叫他们真的都对赵家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何况,暴元屠戮中原,真有那等忠直之人,也难以幸免,留下的自然多是蝇营狗苟之辈!”
  承庆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话间,马车已经差不多出了这些勋贵扎堆的坊市,往东市而去了,街市上热闹了许多,承庆帝见徒景年的目光落到了路边那些卖诸如面人、糖葫芦的小摊上,不免莞尔一笑,轻轻敲了敲车窗,对外面的人轻声吩咐了两句,很快,随身伺候的太监就拿着装了糖葫芦、糖人、面人的碟子进来了。承庆帝笑吟吟道:“阿鲤,这些在宫里可是少见,不过,略尝两口便是了!”
  徒景年不由有些哭笑不得,他不过是想到后世跑到影视城旅游的时候看到的场景了,算上心理年龄,他都差不多知天命的人了,哪里还会对这些感兴趣,不过,心中也不是不动容的,不管承庆帝以后怎么样,起码到目前为止,承庆帝一直对他很好。这么想着,徒景年拿了一根糖葫芦,先咬了一颗下来,然后凑到了承庆帝一边,笑道:“爹,你也吃!”
  承庆帝犹豫了一下,见徒景年满脸期待,也是咬下了一口,胡乱嚼了嚼,便咽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