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蒋牧良访问红菱湖
作者:杨远新      更新:2024-05-18 04:44      字数:3720
  南岳山的松树长青,是岩石泥土滋润大小的根须,洞庭湖的波涛不息,因三湘四水供给不尽的源泉。位于南岳山北端,洞庭湖西畔的汉寿县,文学创作队伍能像南岳山的松树一样不断壮大,郁郁葱葱,能似洞庭湖的波涛一般奔腾向前,浩浩荡荡,一是归功于党的英明领导,一是得益于前任省作家协会主席蒋牧良等老一辈作家的辛勤培育和亲切关怀。
  1964年新秋的一天,一辆绿色的吉普车驰出长沙城,顶着金灿灿的艳阳,迎着凉悠悠的秋风,驶进西洞庭湖畔的汉寿县城,在县人民政府机关院子里停下来。
  车门打开,一个身材魁梧的长者从里面跨出,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以特有的机敏扫视着院内的一切,威武的国字形脸盘上挂满慈祥的笑意,背剪双手,迈开大步,朝政府办公楼走去。他,就是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兼省作协主席、六十三岁高龄的老作家蒋牧良。他身后跟着司机桑俊。县委书记詹顺初、副书记童子香、县长何秋舫等,把远道而来的贵宾恭敬地迎进了政府办公大楼,交谈中显得有些拘谨,很客气。
  蒋老那双善于观察入物的眼睛,早看出了他们的内心活动。他敞开洪钟般的嗓门,爽朗笑道:“你们莫客气!这回,我们是来吃蜜的。你们县里的红菱湖大队,是洞庭湖上的一朵鲜花,香得很咧。把我们这些好吃的蜜蜂远远地吸引来了。”
  接着,他告诉大家他此次访问汉寿是为了掌握、了解红菱湖人民治理水害、建设水乡的动人事迹,创作一部电影剧本,达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目的。他恳切的希望汉寿的负责同志对他的创作给予支持。他那质朴的湘乡口音,和蔼的笑容,诚挚的话语,一下驱散了会议室里的拘谨气氛,宾主亲切地交谈起来。从杨幺农民起义的失败,到汉寿县的和平解放;从水鱼生蛋,隔港孵儿的情景,到建设荆江分洪工程的盛况;从龙跃前带领红菱湖人民治理水害,描绘水乡蓝图的动人事迹,到关云长出任汉寿亭侯,为民办好事的美妙传说,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无所不及。作家的本领就是善于架设感情桥梁。半天对话,一餐晚饭,著名作家和农民干部之间的鸿沟没有了。他们亲似兄弟,情同老友。这晚,就在县政府院内腾出两间房子,蒋老住一间,桑俊住一间。夜深人静,整座县城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蒋老却还在灯光下伏案整理白天的采访笔记,直到远处传来鸡公的鸣叫,才搁笔入睡。
  第二天,蒋老不顾劳累,前往红菱湖实地采访,吉普车沿着沅南大堤奔驰,堤面凸凹不平,小车颠上簸下,蒋老紧抓面前的扶手,两眼注视窗外,沅水悠悠流淌,芦苇轻轻摇曳,白帆竞发,鱼鹰展翅,牧童横笛,牛群撒欢,激起他情思滚滚,浮想联翩,连声赞叹汉寿是个好地方。
  汽车只能驶到周文庙,于是,改乘小船去红菱湖。他坐在船上,观赏目平湖的美丽风光,向陪同的詹顺初、童子香、何秋舫等同志提出:“我下次来红菱湖体验生活,请你们提供一条船,从岩汪湖出发,遍游洞庭湖,将这美丽的风光写进我的电影剧本,让全国全世界的人都了解洞庭湖。”
  小船顺着长长的河道,七弯八拐,来到了红菱湖。蒋老刚迈步踏上红菱湖的土地,就被早已迎候在这里的干群包围了。因为蒋老访问红菱湖的消息早已传开,这些忠厚的农民无不引以自豪.同时,他们都想看看写书的作家是个什么模样,他那威武的气魄,使乡民们感到几分惧怕。尤其看到桑俊紧跟身后,以为是便衣警卫,都不敢近前。蒋老迎着一双双淳朴的眼睛慈祥地笑了。他将提在手里的一只小皮箱递给桑俊,伸手抱起一个满身泥点,赤脚两片的小伢儿,用粗壮厚实的大手朝那挂着鼻涕的稚嫩脸蛋上轻轻抚摸.小伢儿笑了,欢迎的人群都笑了。小伢儿从他怀里跳下地,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蒋老的那只小皮箱,好奇地问:“爷爷!这里头是装的手枪吧?”蒋老嘿嘿直笑,连连摇头.桑俊拉过小伢儿,说:“这箱子里头装的是爷爷要读的书,要写的纸,还有换洗的衣服.吃饭的碗筷。”不等桑俊说完,迎接的干群脸上都突然减去了欢乐。他们以为蒋老连吃饭的碗筷都随身携带,是害怕乡下不卫生,摆城里人架子。蒋老立刻觉察到了。他自己出身农民家庭,父亲开过布店,不幸早丧,年幼时全靠母亲纺纱织布维持生活,他成年后,种过田,做过工,当过兵。他对农民有特殊的感情,生怕农民把他当外人。他那粗黑的眉毛往上挑,有意对小伢儿说:“我这小皮箱里没有小手枪,可有防毒武器。”
  小伢儿张大惊奇的眼睛,问:“真的?”
  “我的碗筷就是防毒武器。”他拍拍自己宽厚的胸膛,说:“我是马屎皮面光,里头一包瓤呢!肺结核、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都有,不带碗筷,传染给你们,不是放毒吗?”
  人们嘿嘿地笑了,可又为他难过,这么好的作家却有这么讨厌的病魔缠身!
  蒋老为了更好地熟悉红菱湖人民的带头人龙跃前,吃住都在他家里。湖区特有的棕棚床,印花布被,他睡着觉得格外舒服;白花花的玉臂藕,香喷喷的红菱米,脆生生的鸡荷梗,他吃来感到十分清甜。他每晚只睡五小时,每餐只吃两碗饭,这是他三十年来的老习惯。在他吃饭时,既不跟人讲话,也不望这望那,低着头,三扒两搅,像打仗一样。他吃完,也不对同桌的说声“慢请”,把筷子一放,嘴巴一抹,就下桌了。龙跃前的爱人给他递上洗脸水。他手一摆,说:“做工当兵出身,没这个习惯。”
  饭后,他脚踏田塍,背剪双手,开始了漫长的散步。晚霞中的红菱湖,遍地绿波荡漾,金浪翻滚,好一首诗,好一幅画,他那双不同寻常的大眼睛宛如摄像机,将这些一丝不漏地摄入心底。他那伟岸的身躯,在丰收可望的田野上投下长长的身影。
  在红菱湖,蒋老召开了各种各样的座谈会。其中,最有意义的一次座谈会是在莲湖的看湖船上举行的。除了汉寿县和周文庙公社两级陪同的负责同志外,还有红菱湖的大、小队干部和老农民、铁姑娘、青年突击手代表,座谈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红菱湖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他为了激发大家发言,首先抛砖引玉,提出红菱湖的主要矛盾是人和水的矛盾。桑俊不赞成,认为红菱湖的主要矛盾是贫下中农与阶级敌人的矛盾。他俩就此展开了争议。与会的其他同志都为桑俊捏了一把汗,生怕蒋老责怪他不懂视矩,不讲礼貌,没有上下级观念。哪知,蒋老不但不责怪,反而笑呵呵地指着湖里,表扬桑俊:“他就像洞庭湖里的鳡鱼:一根肠子通到底,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从不隐瞒。这才是共产党人的品德呢!你们不能只当(厅)听长,个个都要发言啦!”在他的鼓励下,座谈会开得热烈而融洽,就连湖里的鲤鱼也跃出水面,想跳上船来发表己见。
  蒋老从红菱湖返回县城,举行了大型文学报告会。与会者数百人,尤其是那些山村水乡的作者闻讯后,连腿上的泥巴也顾不上洗,身上的鱼鳞也来不及弹,从几十里远的目平湖上、金牛山下,赶到会场,聆听蒋老教诲。
  蒋老是三十年代就蜚声文坛的著名作家。他和茅盾、巴金有过很多交往,他跟张天翼、朱凡是亲如兄弟的老朋友,他与邵荃鳞、陈白尘、高士其过往甚密。他深得鲁迅先生的器重。当鲁迅先生逝世时,他悲痛万分,出殡送葬,他与欧阳山打着旗幡走在队列的最前面。他在解放前就出版了小说集《十年》《锑砂》《夜工》《强行军》《老秀才》和中篇小说《旱》等专集。他对旧中国农村、矿山、军队的描绘入木三分,同时又充满了反抗精神,大多属于批判的现实主义作品。1949年4月,他从湘江北上北平,深入部队生活,担任新华社前线特派记者,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两台发报机,率领一个通讯班,随十三兵团南下,参加湘西剿匪,解放以后出版的小说特写集《铁流在西线》,其中的特写大多是这个时期的作品。长篇小说《国防在后方》也是写的剿匪题材。后来,他又到湘中世界闻名的锑都锡矿山体验生活。1956年,中央军委授予他大校军衔。1958年他回到家乡湖南,任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他一到湖南,就去南县三仙湖乡深入生活,兼任副乡长,住在自己花钱修建的房子里,和这里的干群同呼吸,共命运,深得当地群众的爱戴,多次受到省委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这些资历,他在长达几小时的文学报告会上只字不提,他只表示:为了更好地熟悉红菱湖人和洞庭水乡生活,写好电影剧本,他要把生活基点从三仙湖转到红菱湖。他只强调:要当作家,就要多读、多写、多深入生活。
  他说:“读书,要像牛吃草一样,大口吃,细细嚼,才能吸收到营养,品尝出味道。”他说:“等你写上一、两吨纸,就有了创作经验。”他说:“作家好比一盘火石,只有到生活里去碰撞,才碰得出火花来。”“要想婆娘到,脚板要走起泡,写文章怕走动,最好趁早改行。”
  他的宝贵经验,真诚告诫,像一团团火种,燃烧在汉寿每一个作者的心头,由于他的影响,汉寿的作者一批批成长起来。
  蒋老这次访问汉寿,还做了一件重要的工作: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县文联,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这样,汉寿县文联诞生了。全县广大的专业和业余文学艺术工作者有了自己的组织,省内外纷纷来汉寿采访的作家、艺术家有了一根联系的纽带。
  如今,汉寿县文联发展了,作家队伍壮大了,而尊敬的蒋老却离开人世十四年了。不!作家的生命长存。因为他的人品和作品永远不会离开人间,永远不会离开汉寿的土地。汉寿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人民自己的作家;汉寿的作者将永远以这位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像宝剑一样锋利的作家协会主席为楷模,热爱人民,拥抱生活,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奉献给敬爱的党和伟大的人民。
  1987年秋于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