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平大乱
作者:
雨天下雨 更新:2024-05-17 17:42 字数:3649
这一天里,整个北平城大乱,无数清廷的权贵大臣们,不管是满人大臣还是汉族大臣,一个个都是拖家带口准备出逃,大量原本防守北平城的兵力,尤其是目前清廷唯一一支堪用的第一镇更是直接撤下了城墙,然后前往东门附近,准备掩护咸丰东狩。
当然了,其他部队,比如说部分绿营,京营都是被一股脑的留下来,穆阴要让他们充当断后部队,在北平里故作声势,免的被中华军察觉出来咸丰要东狩。
被留下当断后部队,也就代表着这些清军已经是被清廷彻底抛弃!
清廷也不傻,这八旗新军虽然战斗力远不如其他清军里的新军,但是好歹是新军啊,比那些绿营和八旗旧军强得多,这要走的话,肯定是会带着新军走啊,其他的清军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清军满城大动,城内诸多得到了消息的权贵也是慌忙收拾细软,然后拖家带口往东门而去。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跟着咸丰东狩的,有一部分主动留下来试图拖住中华军的步伐,而有些人干脆自己带着家人和细软出逃,这不是去东北,而是准备离开北平躲避战祸,然后直接回老家,这官他们不当了。
而每逢乱局中,总会有一些人有着不同的想法,比如说就当咸丰帝准备出逃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文官大臣们私底下商议。
商议什么?不外乎就是投诚而已。
从古至今,文官这一群体,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清流大多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明末时,面临李闯的进京,他们集体投降了一次,而等清军入关的时候,他们又是集体投降了一次,这一次中华军入京,他们再投降一次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数千年历史里,文人士子这个群体里尽管会有几个脊梁挺的笔直的人,比如文天祥等,但是绝大部分的人文士子都是一群人尽可忠的货色,都说数十年寒窗苦读只为卖与帝王家,但是他们并不在乎这个帝王是谁。
每当到了国家生死关头的时候,叫嚷着战争的是他们,最先投降的也是他们,然后投降外了还说一些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的话,生怕天底下的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嘴脸一样。
要不你看看,自中华军造反以来,除了少数在余胜军时代就对林哲效忠的几个官员,比如薛焕等,有多少人在中华军造反后主动投诚中华军?
不客气的说,如今中华帝国里百分之八十的中下层官员,尤其是府县这两级的官员,都是前清官员出身。
他们之所以反叛满清,转而投诚中华帝国,绝对不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华帝国这个体系对中国的好处,更不是他们忧国忧民,或者是说被林哲的主角光环给笼罩了,他们投诚中华帝国的理由相当简单,四个字可以形容:荣华富贵!
中华军打到了城下或者干脆破了城,他们失去了抵抗的力量,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中华军一般会接纳这些主动投诚的官员,很多情况下都是原职留任,比如知府投诚的话,一般还会继续留任知府,后续调任一般也是平调,也就是说,他们投诚中华帝国的话,能够继续保持荣华富贵!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满清地方官员投诚于中华帝国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然而地方官员可以投诚,为什么这些京官就不能投诚?
别说寻常京官了,就算是部堂大臣们也是有着不少人心里打着小九九,不仅仅是汉人,甚至不少满族大臣都是有这个想法,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咸丰跑到东北那个不毛之地去受苦的。
在荣华富贵面前是没有满汉之分的,他们都有着同一个身份,那就是官员。
北平城内乱作一团的时候,紫禁城里也是乱成一团,一些消息灵通的太监以及宫女们已经是开始偷窃宫内的各种珠宝珍玩,有些偷偷出宫,而有些则是直接躲藏起来。
如今宫内已经乱成一团,值守宫禁的第一镇的一个标已经是被抽调了出来,甚至充当了运输队的角色,正在把大量宫内库藏的金银细软搬上车。
至于偌大的紫禁城其他地方,他们已经是懒得管了。
咸丰帝换上了一身便服,披着貂毛大衣的看看了眼被紧急叫过来的几个嫔妃,还有自己的一双女儿载淳以及荣安,其女荣安今年只有三岁,而子载淳更是只有两岁多,此时载淳被他的母亲抱着,露出好奇的大眼睛看着周边,一双小手不时的动来动去。
而抱着载淳的女人眉目清秀,在一群女人里头显得极为出挑,这女子在当代没什么人会注意,但是如果再过五十年后给她照一张相片,那么后世人就会从这张泛黄的照片上认出她来,这个女人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垂帘听政五十年,中国数千年历史来风头仅次于武则天的牛逼女人慈禧,叶赫那拉氏。
当然了,现在的她还不是那个权倾天下的老佛爷,现在的她不过是只有二十三岁的惶恐女人而已,在没有掌握权力之前,她的表现并没有一旁的慈安太后以及玫贵妃强多少。
随着众多的金银细软被搬上车,咸丰也是带着六七个妃子以及一双女儿上了马车,然后在大清陆军第一镇的护送下直接出宫。
这一次东狩,咸丰并没有带上很多人,只是带上了一双儿女,然后几个妃子而已,而偌大一个皇宫肯定不止这些人,就算是咸丰的嫔妃们都有好几十了,更别说其他人。
但是事出紧急,前头的中华军就已经快要抵达北平城下了,这给咸丰出逃的时间并不多,这准备时间实际上也就半天左右,一天都不到。
上午咸丰决定东狩后,下午咸丰就已经是带着少数几个近亲的亲人在大清陆军第一镇的护送下出了紫禁城,然后直奔东门而去。
至于皇宫内的其他人,比如那些道光帝时代的妃子们,比如咸丰自己的那些不甚在意的妃子们,咸丰帝是没有什么心思搭理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去热河行宫度假,更不是去东北旅游,这是逃命呢,人家穆阴安排的行程计划中,头两天要做到日行八十里,而且要在午后时分就出发。
为啥?因为人家中华军今天下午就能够打到北平来,而一旦决定东狩就代表着唯一可以依赖的第一镇必须抽调出来护驾,这北平城没有了第一镇防守,就靠那些绿营和八旗旧军?别说一天两天了,估计一两个时辰都守不住。
尽管包括都兴阿在内的清军降临们大多看不起大清陆军第一镇,认为这支新军徒有其表,但是现在这支新军却是咸丰出逃的唯一一支可以依赖的军事力量,至于那些绿营和八旗旧军,以往的时候都是被都兴阿等人无视掉,而现在更是被穆阴直接抛弃,充当了弃子。
这轻车逃命呢,加上准备时间严重不够,所以咸丰帝肯定是不会带上太多累赘的,这要是带上成千上百的宫人,尤其是里头多数还是一些女人的时候,咸丰也不要逃了,直接自刎算了。
为了增加逃跑的速度,他甚至连伺候的宫女都没带,只带了十来个身强体壮的太监随行。
咸丰帝一行人匆匆出逃后,很快就是在东门外和部分大臣们汇合,这些大臣们大多也是拖家带口的,但是咸丰帝是绝对不会带着他们的家眷一起逃,顶多就是带着大臣逃而已,至于他们的家眷,能不能逃出来就得看天命了。
在马车上,咸丰帝略微看了眼外头候着的这些大臣,发现好多熟悉的身影已经是看不见了,咸丰帝并不想用他们路上耽误了,稍候就会到的想法来欺骗自己,他非常清楚,那些没人的人要么自谋生路,要么是等着投诚中华军了。
他叹了一口:“都走吧!”
穆阴亲自安排,把这些大臣们安顿好,然后这一行高达三百多辆马车的队伍急速奔驰起来。
等咸丰帝出了东门,然后朝着东方狂奔的时候,北平城内已经是陷入了完全的混乱中,那些原本被寄望于可以拖住中华军步伐的绿营和京营旧军们这还没见到中华军的身影呢,自己就是先跑了。
城内的巡捕营等维持治安的人马也是一个个跑回家,有的收拾细软忙着出城逃命,而有的想要等风头过去。
没有了官方力量维持,加上城内的恐慌,直接导致了城内的动乱,大量民众开始哄抢米粮店,烧杀劫掠,动乱时分总是最能彰显人们心中的丑恶,一个寻常小民为了争夺粮店里的最后一袋粮食,可以和三五大汉进行生死厮杀,随手砍倒好几个妇孺。
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保住好不容易抢到的一小袋粮食,可以任凭身后的人对她拳打脚踢,然后死死的咬住身前壮汉的脖子,直到自己满脸都被血迹浸染了也没松开,因为这时候她已近被身后的人打死了,她死死抓住要带回家给一双儿女吃的粮食也不知道被谁抢走了。
更多的偷鸡摸狗之辈更是趁着城内秩序大乱的时候祸害人家,强抢偷窃都不算什么,甚至都有流氓直接冲进别人的家人,****他人妻女,抢走一切可以抢走的东西。
整个北平已经是才彻底乱掉了!
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紫禁城以及部分重要衙门却是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下午三点时分,一队穿着练军军服的士兵进入紫禁城以及周边重要官府,而领队的人却是让人很意外的恭亲王奕訢。
“立即肃清宫内,凡是作乱的宫人一律就地斩杀,再让人联系兵马司,让他们立即派兵维持城内秩序,告诉他们,如果城内在这个关头大乱,到时候就算我奕訢不杀他们,看看那些中华军进城后会不会杀他们!”
看着手下人一个个跑出去,再看看麾下的士兵把一排排慌乱中试图偷着宫内珍玩出逃的太监以及宫女们直接砍头,奕訢却是深深叹了一口气。
自己隐忍了这么多年,一直想要等到皇帝咸丰重用他的机会,但是他没有想到自从自己被赶出军机处后,咸丰首次用他,却是让他防守北平,给他断后。
这哪里是给自己发挥才能的机会,他这是要置我于死地啊!
奕訢深深了叹息着,他和咸丰相争多年,咸丰不放心他奕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不能这样啊,不带着自己走也就算了,他凭什么让自己给他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