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佛系炮灰最好命 第11节
作者:
木子一 更新:2024-05-17 17:38 字数:4142
王秀芹好笑地瞥了她一眼,昨天问她她不说话,现在又来问,于是直接反问道:“你觉得多少合适?”
夏婉一脸懵逼,昨天才给她解围的娘怎么今天就变了。
王秀芹也不知道该拿这个不通俗物的闺女怎么办了,只好揉碎了给她讲道:“要是按照你们两个的说法,现在宋霞在休工,整天都在咱们家教你,那口粮肯定就要按照出工的标准给人家。之后要是每天她负责给你布置任务并检查,那就按标准的一半给人家。”
夏婉很想问问她娘标准口粮是多少,但是她的直觉让她选择闭嘴。
于是夏婉选择原话复制给宋霞,不作任何加工。
宋霞对前面没什么意见,就是:“布置任务并检查这个给一半口粮有点太多了……”宋霞并不想占夏婉的便宜。
夏婉虽然真的很想知道标准口粮到底是多少!但她还是只回了宋霞一个蒙娜丽莎般的微笑,说道:“这个是我娘订下来的,我也不懂,要不你跟我娘去说?”
宋霞犹豫了一下,嗯了一声,反正今天也是要去夏婉家的。
不过在走之前,宋霞回到自己的屋子,给夏婉拿出了一大摞书。
宋霞:“我看你现在的书上都没有什么笔记,这是我上学时候的书,你可以带回去用。”
夏婉随手拿出一本翻开看了看,上面的笔迹十分工整,虽然是几年前的书了,但每本书都被打理的很好,看得出来主人很爱惜它们。
夏婉抬头看着宋霞:“这些都给我了?你舍得呀。”
宋霞看了看这堆书,送出它们的那一刻她仿佛松了一口气,这都是沉甸甸压在她心上的包袱,让她整个人都畅快不起来。
“不要了,都给你吧,反正我留着也没用了。”宋霞又不舍地摸了摸。
夏婉看着宋霞有些微泛红的眼眶,体贴地没有再说别的,只是做作地叹了口气:“那这么多书我可运不回去,还是先放在你这里,等我大哥二哥下工再过来拿吧。”
宋霞又被她逗笑了。
之后,两个人一起回了夏婉家。
发现门敞着,家里却并没有人。
夏婉去厨房倒了两杯水,对宋霞说道:“我娘可能去自留地了,咱们先开始吧,口粮的事情不着急。”
王秀芹不在家,宋霞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先给夏婉布置今天的任务。
既然教课的事情确定下来,宋霞也就不着急赶进程了,开始放缓节奏从比较基础的地方开始,她准备根据夏婉的接受能力再逐渐提速。
夏婉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昨天女主坐了两手准备,就算教课的事情不能成,她也帮自己对各个科目都进行了指导。
哎,要是女主这样都带不动自己,是不是有点太丢人了。
夏婉内心感叹了一翻,开始低头专心答题了。
没过一会儿,宋霞听到外面有人走动的声音,猜想应该是夏母回来了,于是轻轻起身走了出去。
夏婉也很想听她们会怎么聊,但是奈何宋霞和王秀芹怕打扰她,声音都压得很低,夏婉已经快走到门外了,也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
宋霞心里知道,夏队长家给自己这么多口粮未尝不是有照顾的意思,但她有手有脚,怎么能平白接受这样的好意呢。
但毕竟王秀芹对付这种事情经验丰富,除了拿自己小闺女没辙之外,还没碰到什么人是她王秀芹说不通的,最终宋霞还是败下阵来。
宋霞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被绕了进去,还是把事情就这样应了下来。
王秀芹和宋霞一进屋,就看到夏婉偷偷摸摸地猫在那里试图听墙角。
王秀芹看看别人家闺女那处事,比夏婉也大不了几岁,再看看自家闺女,她都开始有些头疼了。
夏婉并不知道此刻老母亲为她操碎了心,没偷听到谈话内容也不在意,乖巧地回去继续做题了。
中午宋霞照样没有留下吃午饭,下午同样没有留太晚,在她看来夏婉之前都没怎么长时间学习过,这两天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要是一下子把她逼得太紧也不是什么好事。
宋霞现在心态比之前好了很多,也准备把手心的伤好好养一养,不像之前那样不顾一切的赚工分了。
夏婉送宋霞出门,边走边说道:“一会我带着我大哥二哥去搬书,顺便让他们帮你把口粮背过去,你的手没有办法拿。”
宋霞看了看自己的手,没有逞强,爽快地点了点头。
夏婉一直站在家门口目送宋霞回家,直到看不到人影了才进屋。
王秀芹正在外屋坐着纳鞋底,入秋之后要开始准备给一家老小做冬天的棉鞋了。
这是王秀芹自从家里富裕之后养成的习惯,每年都将去年冬天穿的棉鞋拆开,挑出好的棉花,再续上新棉,家里一人一双。
哪怕夏东夏南成家之后,身上的行头有了媳妇置备,王秀芹这个习惯也仍然保留了下来。
夏婉头一次真实地见到纳鞋底,觉得有些神奇,就用线勒一勒就能作鞋底穿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自己做的布鞋穿起来还是很舒服轻便的。
王秀芹听到动静,抬头看了看夏婉,说道:“宋霞回去了?那你也歇会,过来看我纳鞋底。等以后嫁人了,连鞋底都不会纳怎么行。”
夏婉虽然觉得神奇,可要是让她自己上手,还是算了吧,她连衣服都没怎么缝过。
于是直接找个借口遁了:“宋霞让我一会儿找我大哥二哥去她家搬书,我得去地里找他们了。”
王秀芹哪里看不出来夏婉不过是想找个理由开溜,但是也懒得阻止她了,心想还是找个能给她买鞋穿的姑爷吧。
这个时间男劳力们应该还没下工,夏婉直接往地里走。
远远就看到两个俊俏小伙,夏婉站在远处欣赏了一翻,不亏是她夏婉的哥哥们,在田里劳作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夏婉估摸着离下工时间应该也不远了,就站在地头等了一会儿,等看到大家都往计分处汇去,才跑到两个哥哥身边。
夏南看到夏婉眼前一亮:“小妹,你怎么来了,是娘叫我们回家吃饭么?”
每次回家吃饭都意味着家里又有好吃的了,夏南就一直惦记着。
夏婉眯起眼睛向夏南笑得露出一口整齐的小白牙:“不是,我想叫大哥和二哥帮我去宋霞家搬个书。”
夏南习惯性地抬起手揉乱夏婉的发型:“好呀,原来是叫我们当苦力去。”
夏婉挥开他的手,整理了一下发型,不想理他了。
夏东给兄弟二人计完分之后,看到夏婉在这,也走了过来。
夏南直接一把勾上他的肩膀,说道:“行了,一会咱哥俩先去做做苦力吧。”
夏东知道夏南嘴里没啥正经话,向夏婉投去一个疑惑的眼神。
夏婉:“就搬几本书。”
夏南不吃她这套:“几本?”
夏婉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笑:“24本。”
夏南摆出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
夏婉不理他,看向夏东:“大哥?”
夏东拿着锄头说道:“走吧,先回家放锄头。”
第15章
夏婉带着两个哥哥以及一人标准半个月的口粮向宋霞家走去,当然半个月口粮只是王秀芹这么告诉她,反正她自己是不会算。
远远地就看到宋霞家的门大敞开着,隐约能看到好几个人堵在院子里,不断有婶子大嗓门的声音传出,听起来像是争执的声音。
夏婉丢下两个背着粮食的哥哥跑了过去,夏东夏南也察觉到不对劲,赶紧加快脚步。
此时,几个婶子站在一起正在跟宋家父女二人对质。
“霞子,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现在你的手连工都出不了,欠我们的钱怎么办?”其中一个身材略臃肿的妇女挤在最前面,情绪激动得唾沫星子喷得老远,手也在宋霞的面前不停地比划着。
宋永长杵着拐棍站在旁边,脸憋得通红,身体微微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宋霞握紧拳头说道:“二婶放心,钱我会还给你们的,一分都不会差。”
旁边又一位大婶装作苦口婆心地劝道:“你还?你一个小姑娘拿什么还?你还是听大姑的,嫁到镇上去,吃喝不愁,还能拿一大笔聘礼给你爹看病。虽然老陈家的儿子人憨了点,可你嫁过去还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然而再做作地补上一句:“大姑也是为了你好。”
这位就是宋永长的大姐,宋霞的大姑。
宋大姑的话一下子就戳爆了宋永长,他踉跄地走到前面来,勉强地举起一个拐杖,开始驱赶几人,因过于激动的情绪导致声音嘶哑:“滚,都滚,我宋永长就算病瘫了,病死了,也不可能把闺女卖给个傻子。”
宋霞害怕宋永长摔倒,连忙上去搀扶。
被宋霞叫做二婶的那位妇女吓得退后了好几步,然后看宋永长站都站不稳之后又有了底气:“人家都说救急不救穷,我们借钱给你也是好心,你看看你什么样子,还钱!明天你们家必须把钱给我还上!”
宋霞虽然也很生气,但毕竟面前几家婶子都借过钱给宋永长看病,她还是记着她们的好的,只能低声央求:“各位婶子能不能等一等,等年底分了钱,我一定还给你们。”
其中一位婶子心有不忍,想说些什么,却被旁边的婶子按住了。
那位二婶继续说道:“不是我们不照顾你们爷俩,可这天是越来越冷了,你爹又要吃药了吧,你还得继续借钱,你说你怎么还”
“是呀,那个老陈家儿子虽然人傻了点,可人家家里有钱,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人总是这样,不打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疼。
夏婉冲过来的时候刚好听到了这句话,火气蹭得就上来了,直接怼了回去:“你怎么不把你闺女嫁过去!”
那人讪讪地不说话了。
宋大姑看到夏婉眼皮子跳了跳,宋霞这死丫头什么时候认识夏队长家的小闺女了。
等到夏东夏南背着粮食走到了,几位婶子都面面相觑摸不清楚什么情况。
二婶不满地问道:“队里不会又给这家送补贴了吧。口粮可都是大家伙儿的!”
队里多给宋霞家里一些,到时候分粮食各家就要少分一点,这些婶子心里算盘打得响亮,生怕自己家吃一点亏。
其他几位一听,也窃窃私语起来。
“就是,队里总不能光就着一家补吧,谁家还没个病人。”
“没错,队里这些年补贴他们家的东西还少么?辛辛苦苦干了一天活,东西都落到不干活的手里去。”
“赶明儿我也上工的时候扭下腰,队里少给我一点都不行。”
夏南听不下去这些乱七八糟的话了,说道:“我说几位大婶,你们想什么呢,这是我爹给人家宋霞教我们小妹学习的谢礼,跟队里可没有关系,东西可以乱吃可话不能乱说。”
夏婉受到了夏南这番话的启发,也附和地说道:“宋霞姐回回考试都能考满分,有本事你们也生个这样的闺女出来。”
宋大姑笑里藏刀,眯着眼睛说道:“没想到霞子还有这本事呢,看来你欠婶子们的钱很快就能还上了。”乍一听还以为她很为宋霞开心。
可实际上宋大姑这话不仅在跟几个婶子说,也在说给夏东夏南听。
然而几个婶子也不傻,既然宋霞跟夏队长的小闺女关系这么好,还在这里找事那是多想不开。但她们也没准备就这么算了。明显是领头的二婶留下一句:“钱最晚下个月还,要不就拿房子抵吧。”然后带着人浩浩荡荡地走了。
而夏东夏南则根本不理宋大姑。
宋霞找到了别的出路,对宋大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她收老陈家礼的时候,对老陈家打了包票,一定把侄女嫁到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