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任命
作者:
雨时江南 更新:2024-05-17 06:39 字数:1664
以前上学的时候,李恪就读过一篇文章: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之前他还在嘲笑那案子断的荒唐可笑,以为这种无稽之谈的事情只会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当中。
哪曾想这次考核,居然直接暴露出好几个这样的葫芦僧在他面前,偏偏这些家伙被骂了还不自觉,表面上唯唯诺诺磕头认罪,实际上根本就不以为然。
李恪气的够呛,直接骂道:
“什么狗屁的‘息讼止争’?我看你们就是打着圣人的旗号在胡作非为,颟顼糊涂,殆政渎职,荒唐可耻!”
一直没说话的礼部侍郎宋允成也黑着个脸,指着那些落榜考生大骂:
“看看你们,眼高手低,目空一起却又毫无实干之才!亏你们还有脸觉得不满!
要我说,殿下这考核办的好,若不把这些昏聩无能的蠢材拒之门外,真让他们混个一官半职的,我大雍朝事必然危殆!”
吏部侍郎刘卫态度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甚至都懒得和那些蠢材说话,直接对李恪说道:
“殿下,老臣不日即将北返,不如把这些废物交给由臣带回京都城去,转交大理寺议罪如何?”
李恪无所谓的点头答应下来,又道:
“两位卿家说的都不错,看来孤也要上疏议一议此事,朝廷命官干系重大,绝不能让昏聩糊涂的无能之辈尸餐素位!”
三人几句话就决定了这几十个落榜考生的下场,也为这场还没闹起来的闹剧划了一个句号。
不过这件事,最后还是被传扬开来了,但没有任何人觉得太子处置的不对,相反的是,更多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些个蠢材的判例上面。
比如陈华涛判屠夫小偷争钱案的“各得一半”,就成了一个流传甚广的笑柄,被好些个读书人记入笔记当中,遗臭万年了。
而比这些闹剧丑闻更吸引人关注的,则是那些上榜考生的任命和安置。
尤其是涉及到整个交州三郡十七县,差不多等于把这些官职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换血。
最终的官职安排,都是李恪和两位侍郎商议之后才决定的,最后报送朝廷批准之后,才最终公布任命。
无论是从考核的公平性上,还是程序的正义性上,李恪都做到了滴水不漏,再加上这一批的官员任命可谓是慎之又慎,又有刘卫和宋允成这样的积年老臣帮衬,所以这一次的任命可谓是四平八稳。
本来还有很多落榜或者其他心怀恶意的人想要乘机攻讦李恪,比如“任人唯亲”、“任用不明”、“埋没贤才”之类的。
可结果出来之后,朝野上下一片赞誉之声,那些被任命的官员们也都心悦诚服,就算与心理预期有些差距,但也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也就无人表露不满。
而这一批任命当中,最引人瞩目的有好几个。
诸如弘农杨氏的杨宏被任命花城知县,南阳刘氏的刘孝坤被任命为增城知县……
原象郡通判阮福官升三级,直接被超擢为南海郡五品同知,不但官升三品,而且还从靠近广南的象郡迁入岭南核心的南海郡。
原本就红得发紫的阮福家中,再次被蜂拥而来的访客挤满,真真正正的炽手可热。
不过这次任命中,也有让人不解的地方,比如原番禺知县易文,此次考核高居榜首,原本大家都以为他的任命会与阮福的任命一样,让人刮目相看。
不过刮目相看到是真的,只是看的目光有些古怪了。
易知县既没有被擢升为郡官,也没有破格入刺史府中,居然得了个奇奇怪怪的“岭南大开发总公司垦殖处处长”的官衔。
不明白的好多都在奇怪,在幸灾乐祸,在暗中鄙视,觉得这易文一定是得罪了太子殿下,否则怎么会不得重用呢?
而明白真相的人也不少,这些人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恨不得以身相代的那种:
“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考生,只有这姓易的入了太子殿下的青眼啊?”
谁都知道这岭南大开发是太子南下的目标,这总公司的股票在京都城受到极大的追捧。
能进入这岭南大开发总公司,就表明是太子殿下的心腹,前途和钱财一样都不缺,又升官又发财!
还有几个人的任命比较特殊,竟然没有在交州三郡,而是被封到了一海之隔的琼州去。
不过这些人也没什么不满的,因为他们都是入儋州和文昌两家郡王府做事的,虽说这两位郡王以后都没了争嫡的可能,可耐不住他们两的钱途好啊!
按照太子殿下的规划,两位郡王可是要平分琼州的,每年光是种甘蔗都要赚的山高海深一般的银两,他们去王府做官,还愁没银子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