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248节
作者:庄不周      更新:2024-05-16 15:14      字数:7467
  吴景收到关羽的消息,得知关羽阵斩周昂,九江郡兵崩溃,大喜过望。他一边派人通知孙坚,一边返身追击,扩大战果。
  关羽带着五百精锐长驱直入,直扑九江郡治阴陵。
  九江郡兵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即使有人试图阻击,也不是关羽的对手,被迅速击破。关羽对近在咫尺的成德都没心思去夺,越城而过,在三天内急行三百余里,一口气攻到阴陵城下。
  周昂带走了绝大部分兵力,阴陵空虚,只有数百人防守。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没想到周昂会阵亡,而且阵亡之前连一点消息都没来得及送回来。当关羽出现在阴陵城外的时候,阴陵城一片祥和,没有丝毫准备,城头的士卒还以为是周昂派来的。等他们发现形势不对时已经来不及了,关羽砍倒城门口的士卒,留下一部分人控制城门,自己又带着周仓数人杀入内城。
  重伤未复的周禺躺在病榻上,看着踹门而入的关羽,脸色平静,眼神空洞。他盯着关羽看了片刻,淡淡地说道:“刘备麾下的关羽?”
  关羽愣了一下,凤目微睁,卧蚕眉轻轻颤了颤,一抚胡须,嘴角露出一丝淡得看不见的得意。“你居然听说过我的名字?”
  “听陈登说起过。”周禺耷拉下了眼皮。“袁盟主还希望你们和陈登南北夹击,没想到你居然成了孙家父子的部下,真是天意弄人。看样子,我兄长凶多吉少吧?”
  关羽听出了周禺语气中的讽刺,得意不翼而飞,恼羞成怒。他哼了一声:“你兄长志大才疏,虽有万人,当不得关某区区五百人一击,已然授首,袁绍指望你们这些书生,岂能成事。你们就在黄泉路上慢慢走,等他一程吧。”
  周禺无声地笑了起来,越笑声音越大,一直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喘息着,斜睨着关羽。“关羽,你不过是一匹夫,哪有资格评价袁盟主,又哪里懂得我们读书人的志向。人生百年,谁能不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求仁得仁,夫复何怨。别看你现在得意,再过三十年,且看史家如何落笔。”
  关羽越看越不屑,千军破在手中划了半个圆,倒提身后,绕着周禺来回走了两圈,在周禺面前站定。“有一件事,我想告诉你,只是不知道你听完之后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周禺哈哈一笑,充满不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你放心,关某刀下不杀无名之辈,我还怕你这酸腐污了我的刀。我想告诉你的是孙伯符被朝廷任命为会稽太守,不日即将赴任。听说你周家是会稽大族,兄弟三人依附袁氏,尽为二千石,不知可比得汝南许氏。许劭不敌讨逆将军,狼狈而逃,其兄许虔俯首,我很想知道你们周家三兄弟能否比许家兄弟强一点。”
  周禺眉头紧皱,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连不健康的潮红都不见了,脸色苍白。孙策被朝廷任命为会稽太守?朝廷这是怎么回事,王允怎么会容忍这样的事出现,他已经无法控制朝政了吗?周禺忽然发现,他已经有很久没有听到朝廷的最新消息了,以至于要从关羽的口中听到这样的事。不用说,肯定是形势不妙,所以周昂就不告诉他了,免得他难受。
  周禺心如死灰。他闭上眼睛,不再和关羽说一句话。
  三天后,吴景赶到阴陵时,周禺死了。
  第673章 失之交臂
  关羽站在津口,看着满载的渡船缓缓靠岸,伸手拦住了周仓,示意他不要急着登船,等船上的人先下来再说。周仓嘟囔了两句,却没说什么。关羽有吴景亲手签发,加盖九江太守印信的路传,原本可以优先登船,却因为关羽不愿意骚扰百姓,等了又等,足足耽误了一个时辰。
  拿下阴陵后,关羽婉拒了吴景的挽留,立刻返回平舆。他将吴景赠送给他的厚礼分给了随他作战的五百战士,只带走了周仓一人。周仓为了追随他,宁愿辞掉刚刚到手的军侯,关羽很感动,无法拒绝。
  这一船人不多,船老大早就看到了岸边这个高大的汉子,对他的体贴非常感谢,亲自跑到船头相迎,紧紧的拽着缆绳,请关羽上船。关羽很客气地点点头,上了船,船老大用长长的竹篙顶着岸,渡船缓缓驶动。这时,远处跑来一辆车,车上三个人,车夫一边催马奔驰一边喊。
  “船家,等一等,等一等。”
  船老大连忙连调整方向,将竹篙探入河底。竹篙弯成了弓形,却还是很难一下子让船停下。关羽见了,捞起缆绳,纵身跳上岸,单手挽住,也不见他如何用力,就将渡船拉得停住,重新向岸边靠去。船上的客人惊骇不已,纷纷惊呼关羽好大的力气。
  马车冲上了码头,车夫紧紧的拉紧缰绳减速,不妨津口泥土湿滑,马蹄打滑,一时无法停住,连车带马就往船上冲,车上的三人大声惊叫,船上的人也怕被马撞着,纷纷避让,一时间人喊马嘶,乱作一团。
  关羽扔了缆绳,迎了上去,两个箭步便赶到车后,伸手拽住了车厢。车厢吱吱作响,几乎被他拉裂,好在及时停下,马上了船,船还在岸上,也没撞着人。众人长出一口气,乘车的年轻人翻身下车,对关羽连连拱手。“多谢壮士,要不然又得等一会了。”
  “等一会也无妨,这里风光甚好。”关羽道:“足下请上船吧,大家都等着呢。”
  “好好。”年轻人牵着马,引着侍者上了船。关羽又跳回船上,将缆绳扔给迎上来的船老大,拍拍手。年轻人打量了他一眼,突然说道:“足下可是姓关名羽?”
  关羽抚着胡须,微微一笑,却不说话。年轻人有些意外,随即会心地笑了,拱拱手。“在下刘晔,字子扬,成德县人。关将军追击溃兵时经过的,只是未曾入城,要不然我们也许早就相识了。”
  关羽知道成德,但他对刘晔没什么兴趣。刘晔穿着儒衫,面皮白净,一看就是家世不错的读书人。从他刚才策马奔驰的情况来看,这人还是个急性子,做事有点不分轻重,很像是那种眼高于顶,不把人命当回事的世族子弟,不太合他的胃口。
  见关羽没有搭腔的意思,刘晔也没有再说什么。关羽是孙家父子的部下,他却是去长安,也不打算和孙家父子产生太多的交集,只是路遇关羽,又欠了关羽人情,便打个招呼。既然关羽如此骄傲,他也没兴趣非要和他套近乎。一介武夫而已,如果当时他为周昂出谋划策,胜负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船到北岸,众人各自上岸,刘晔与关羽拱手作别,上了车,沿着大道向西而去。关羽带着周仓,沿着另一条路向西北而行,直奔平舆。
  ……
  葛陂旁热闹非凡,生机勃勃,一个大型工坊已经初见雏形,一排排崭新的屋舍静静伫立,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来往穿梭,岸边建起了数条栈桥,一直伸到湖水中央,不少女子正在栈桥上浣纱,薄薄的轻纱在水中荡漾,搅起一团团水花,伴着清脆的笑声飘向远方。一群孩子在岸边玩耍,或是爬树,或是玩水,或是奔跑,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周仓很是惊讶。他对葛陂的情况并不陌生,怎么才了两个多月,葛陂就多了一座新工坊,这么热闹?当他得知这是袁夫人联合汝南世家新建的军械作坊时,他感慨不已。世家的实力就是强,只要他们想做,什么都不是问题。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关羽对此不屑一顾。汝南世家再强,最后还不是被孙策整得服服贴贴?他和刘备、张飞也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对待世家,就得像孙策这样软硬兼施,听话就来软的,不听话就来硬的,不能让他们太得意。希望他到了会稽之后还能这么干,把会稽周家连根拔起,让周氏兄弟一起下黄泉。
  这时,一群小孩拦住了关羽的去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仰着头,打量着关羽。
  “你是关先生的儿子关长生吗?”
  关羽很惊讶,伏下身子,笑盈盈地说道:“你是谁,居然知道我?”
  “你长成这样,不会再有第二个啦。”小子老气横秋的说道:“关先生总是提起你,我们听得耳朵都生茧了。你来了就好,赶紧去见他吧,以后让他跟你唠叨,别折磨我们了。”
  关羽忍俊不禁,拱拱手。“那就劳烦足下带路。”
  小孩们带着关羽穿过工坊,来到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刚进小院,关羽就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夹杂着一句沙哑的声音。“大声点,读书声音一定要大,这样才能记得牢。我家长生小时候念书,整个村子都能听到……”
  关羽听了,想起小时候被父亲逼着大声读书时的情景,一抹笑容浮上面庞。他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周仓,独自轻手轻脚地来到学堂前,透过窗户往里面看。屋里舞着二十多张案几,每张案几上伏着一两个小孩,有男有女,大的十来岁,小的四五岁,正扯着喉咙读书。
  “……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
  老关毅用戒尺用力敲打案几。“大声点,大声点,你们怎么就不听呢,我家长生……”
  关羽听了,大声念道:“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老关毅欣慰地点点头。“对嘛,读书就要这样,我家长生小时候就是这样念书的。你们……”他忽然转过头来,朝着窗口方向,神情激动。“是……长生吗?”
  关羽忍着满眶泪水,弯腰进了学堂,来到关毅面前,双膝跪倒。“父亲,我是长生。”
  第674章 贤内助
  关毅在平舆过得很自在,衣食无忧,闲来没事便教几个孩子读读书。但他的情况也不太好,眼睛有了白翳(白内瘴),视力急剧下降,耳朵也不太好,要靠在身前大声说话才能听清。他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别人说话声音小,总是让人大声点,惹得小孩子们怨声载道。
  袁权安排了两个妇人帮他洗衣做饭,照料他的生活起居,但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他的精神空虚。关毅年老体弱,没有亲人在侧,他全部的心思就在关羽身上。他不了解实际情况,只当关羽功勋卓著,引以为荣,常常把关羽拿出来当榜样。工坊里几乎都是将士家属,知道关羽实际情况的孩子不少,对此很不感冒,经常怼他,好在他耳朵听不清,也不和小儿计较。
  看到关羽,关毅心情大好,给孩子们放了假。小孩们一哄而散,偌大的学堂里只剩下关家父子二人。关羽跪在关毅面前,九尺高的庞大身躯缩成一团,饮泣不已。关毅摸索着关羽的脸,笑道:“堂堂丈夫,有什么好哭的,我过得很好,人老了,不是这儿有病,就是那儿有病,很正常。”
  关羽愧疚不已。关毅刚到花甲之年,如果不是这些年受苦,也不至于这般体弱多病。他扶着关毅出了学堂,在湖边散步,怕风大,又脱下自己的战袍披在关毅身上。关毅身体原本就不如关羽,又有些佝偻,战袍的下摆快拖到地了,关羽便用手提着,顺手扶着关毅。
  父子俩沿着湖边缓缓而行,关羽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下,准备带关毅先去南阳,请本草堂的名医诊断一下,后面的话却没说。他不知道关毅的身体能不能承受长途跋涉,先去长安,再去幽州,这一路可不轻松,长安也好,幽州也罢,生活条件都不如南阳,缺医少药,对关毅尤其艰难。军中医匠大多擅长治疗伤伤,对体老体弱引起的各种疾病没什么办法。
  南阳倒是有条件,本草堂不仅有名医,还有护士,但将关毅独自一人留在南阳,关羽又不忍心。
  忠还是孝,成了他两难的选择。纠结之时,关羽就有点恨孙策。眼前这个局面有一半是孙策造成的。但他又没法完全将责任推到孙策身上,毕竟孙策对刘备仁义尽至,是刘备自己不肯甘屈人下,这才逼得孙策下逐客令。
  他本人也有责任,几次冲动都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刘备落到今天这个局面,他是罪魁祸首。
  扶着老父亲走在湖边,风微凉,关羽的脸却一阵阵发热。一直以来,他不是在练武就是在征战,一心想建功立业,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如今看到垂垂老矣的父亲,想到孙策的提醒,他意识到“子欲养而亲不在”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需要他面对的问题。
  关毅感觉到了关羽的异常,担心起来,连问了几次。关羽强颜欢笑,只说这两天来回奔波,有些累了,休息两天便好。关毅也没想太多,拉着关羽回他的住处,让关羽好好休息。
  关毅住的是一个小院,正面三间,一堂二内,因为集体供应伙食,院子里没有厨房,简单朴素,床帷被褥干干净净,桌上摆着茶具,擦得一尘不染。关羽刚刚坐下不久,便有人赶了过来,问关羽、周仓是否要留饭,是一起去食堂用餐还是送到院里来。关羽很满意,得知这些都是袁权的安排,便主动去拜见袁权,当面表示感谢。
  袁权的住处也在工坊内,离关毅的小院不远,只是要大很多,是一个前后三进,正面七间的大院子,左右两个院落。前面是工坊管理人员的住外,中间是办公场所。关羽进了院子,看到不少人来来往往,手里大多都拿着账薄之类的东西,两个中年妇人一边走一边谈论。
  “这麋夫人真会算账,我感觉比徐大师还要厉害。”
  “嘿嘿,你这就错了,论学问,自然要数徐大师,论算账,还是麋夫人更擅长。徐大师是做大事的人,哪有心思算我们这点小账。麋夫人可是徐州大贾,人家那本事是家传的,不仅会算账,更能赚钱。你我都得小心点,再出错,年终奖可能就要受影响了。”
  “那是,那是,别说年终奖,依我看,再这么下去,明天还能不能做这坊长都是个问题呢。唉,我这一把年纪,再学数是不是有点迟了?”
  “迟什么迟?袁夫人说了,亡……亡羊补牢,总比不补的好,学一点是一点,这坊长可拿着普通织工的两倍工钱呢,你不想要,有的是人想要。”
  “那是,那是。”
  关羽很惊讶。这两个妇人都有四五十岁,怎么还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袁夫人他认识,这麋夫人又是怎么回事,没听过啊。他在前院站定,请人进去通报,时间不长,苌奴走了出来,打量了关羽两眼,请关羽进去。关羽来到中廷,见堂上摆着一张大案,袁夫人与一个年轻女子并坐,一边听汇报一边做批示,指挥若定,忙而不乱。尤其是那年轻女子,一连串的数字从嘴里说出来,连个磕绊都不打。
  几个男女汇报完工作,纷纷退下,脸上的神情和关羽刚才遇到的两个妇人一般,既佩服又紧张,匆匆而去,更无半刻停留。
  袁权起身,降阶相迎,轻声笑道:“关君回来省亲,老夫子高兴了,整个葛陂都能听到笑声。”
  关羽很不好意思,拱手向袁权行礼。“有劳夫人照顾家父,羽感激不尽,特来致谢。”
  “没什么,你们随将军征战,我不能上阵厮杀,为你们照顾家人,略尽绵薄之力。关君这次多住一些日子,好好陪陪令尊。我们再用心,也代替不了你啊。”
  “多谢夫人美意。我这次是来辞行,我打算带家父前往宛城就医,请本草堂的名医帮他调理一下身体。”
  袁权连连点头,表示理解,只是有些遗憾。“关君孝心可嘉,自是好的,只是可惜了,我刚刚托人相中了几个女子,想为关君牵个姻缘,人品、家世都是不错的,令尊也满意,就等关君回来定夺,没想到你却要走了。”
  袁权话音未落,耳朵一向不太好的关毅却突然精明起来。“袁夫人,我这病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治好的,不着急,还是请夫人先为长生安排亲事吧。”
  “父亲……”
  “你不懂。”关毅根本不给关羽说话的机会。“选妻当选贤,家有贤妻,夫无横祸。家有良母,子无纨绔。非世家女子不能当此任,袁夫人介绍的那几个女子我知道,都是一等一的好人家,不仅能相夫,还能教子。若非袁夫人出面,人家可看不上我关家。”
  第675章 两难
  关羽对世家没好感,听了关毅这话就有点急。换作从前,他说不定就拂袖而去了。经过这几个月的挫折打击,他如今也知道该控制自己的脾气,特别是看到父亲如此苍老,而他却一事无成,连个孩子都没有,心中愧疚,底气便不太足。
  其实他也懂关毅说的道理,娶妻当娶贤,有见识的女子不仅能管理家务,还能承担起子女的教育问题,绝不仅仅是传宗接代这么简单。袁权就是个典型,她一个人操持起这个工坊,既解决了军械的加工供应问题,还为孙策笼络人心、提升士气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换一个普通家世的女子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但他本能的不喜欢世家女子,对这项亲事也没什么热情。
  袁权看在眼里,倒也不急,将关羽父子请到堂上,先介绍了麋夫人。关羽这才知道所谓麋夫人就是麋芳的妹妹麋兰,眼下尚未出嫁,只是工坊里的人依照袁权的习惯称其为夫人而已。麋兰打了个招呼,便移到前庭处理事务。袁权在堂上接待关家父子,介绍了一下那几个女子的情况。
  关羽d在豫州这么久,对豫州世家并不陌生,一听袁权说的那几家,就知道的确是不错的人选。这几家虽是世家,但家风不错,基本能做到依礼自守,不像有些人那么贪婪,肆无忌惮的侵占人口土地,没有一家是被他们查处过的。看得出来,袁权不仅考虑到了孙策掌握豫州的便利,考虑到了关家的家世,还充分考虑了他的个性,关羽倒不好一口拒绝,只得答应看看。
  汉代不像后世,女子对自己的婚事有很大的自主权,只要双方愿意,也不存在婚前不准见面的硬性规定,女子看中了男子,主动上门提亲的也不少见。葛陂工坊是个新鲜事物,在其中参股的世家不少,袁权介绍的这几家有一半倒是工坊的股东。袁权将她们请了来,与关羽见面。
  袁权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这几个女子都相貌端正,举止得当,知书达礼,不仅关毅满意,关羽本人也有些心动。关羽相貌堂堂,一表人材,很受欢迎,尤其是他刚刚勇夺九江的战绩赢得了一片赞美。有这样的武功,封侯拜将是意料中的事啊。
  双方原本都很满意,直到关羽说他将随刘备去长安。
  世家消息灵通,见多识广,对刘关张三人与孙策的关系也略有耳闻。虽然不知道刘备有什么样的野心,但他们知道刘备要去长安可能是应朝廷的招募,等于放弃了孙策。他们是豫州人,眼下已在孙策的控制之中,就算将来袁绍反攻,豫州也不会是朝廷的。与关羽结亲原本是想加强与孙策的联系,关羽随刘备去长安不符合他们家族的长远利益,很自然地打了退堂鼓,纷纷托人转话拒绝。
  关羽本人虽然遗憾,倒也坦然。关毅却很失落。他也没说什么,只是沉默寡言,常常独自叹息。
  关羽很愧疚。
  数日后,他带着关毅起程,赶往宛城。
  ……
  宛城外,战船如鲫,帆影如织,淯水两岸站满了人,连树上都站了不少人,树枝摇摇晃晃,树上的人开心的大笑,树下的人却一阵阵惊叫,有的甚至破口大骂。
  周瑜、黄忠等人快步下了船,来到孙策面前,躬身施礼。孙策还礼,挽着他的手臂,向他一一介绍杨修、马超、阎行等人。杨修与周瑜一见如故,马超、阎行等人的注意力却落在黄忠的身上。他们听说了,论综合能力,黄忠可以算是孙策麾下最全面的一个,能步能骑,长短皆用,尤其是射艺出众,就连孙策本人都自称略逊一筹。
  马超很想和黄忠较量一下,但他不敢太草率,免得又像和许褚比武一样丢脸,只是趁着这个机会,先和黄忠拉拉关系,等熟悉了再提出试手的请求。
  除了黄忠之外,邓展也是马超等人比较关注的一个。他的战力虽然没有黄忠、许褚等人那么强,但他在武学上的造诣却不弱,破锋七杀就是他编创的。马超等人入孙策营之后,每天跟着练习,深感破锋七杀虽然简单,却非常实用,既易于上手又有提升空间,是一套难得的上乘武艺。即使以马超的自负也觉得破锋七杀不是一般人能够编得出来的。
  某位大师说过,年轻时不狂是没本事,年纪大了还狂是没出息。年轻人见识小,见过的人大多是熟人,如果在这个小圈子里都不敢狂,那说明能力有限。等年纪渐长,见的世面大了,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然就不狂了。这时候还狂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十项全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奇才毕竟是凤毛麟角。
  马超就是这种情况。他天赋好,罕逢敌手,所以少年轻狂。现在接连遇到高手,而且输得心服口服,很自然的就收起了轻狂之心,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