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238节
作者:
庄不周 更新:2024-05-16 15:14 字数:6414
杨修看着孙策那张英俊却带着狡黠笑容的脸,将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来,脑子里迅速权衡了一番。孙策让他去查验宛城人对杨弘的抱怨不会是简单一说,也绝不仅仅是为了讽刺他这个世家子弟不知民间疾苦,他肯定有什么用意。如果他证明杨弘的确不称职,那杨弘只有离开了。如果他证明这些抱怨都是诽谤,那孙策肯定会派人再去复查,证明他在说谎,到时候连他一起赶走。
至于真相是什么,重要吗?这儿是孙策的地盘,他想罗织一些罪名还不简单。
杨修心中生起怒气,又有一丝鄙夷。嘿嘿,你想赶我走,哪有那么容易,我正好借这个机会看看南阳究竟有什么出色之处,以至于荀彧在关中变法都要学习南阳的举措,之前招募百工,大建工坊,现在又要建讲武堂,抬举关西武人。
“多谢将军信任,恭敬不如从命。”杨修说着,将公文递了回去。
孙策接过,吩咐秦松安排人抄录一个副本给杨修备用,却被杨修拒绝了。杨修很自信,表示已经记住了,不需要再费功夫抄录副本。孙策扬扬眉,笑了一声。“原来德祖还有过目不忘之能,失敬失敬,那就拜托了,我等你的好消息。”
让孙策惊艳,杨修心里多少有些得意,过目不忘是他引以为傲的才能之一。他转身出帐,站在帐门口,风一吹,发烫的脸庞微寒,这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还一字未提,顿时懊恼不已,转身再次入帐。孙策已经回到座位上,正与秦松、张靖商量事情,见杨修去而复返,不免有些诧异。
“还有事?”
杨修很不好意思,拱手道:“惭愧,有一件事忘了转告将军。”
“你说。”
“朝廷定都关中,感于天下不安,而士人治五经者众,通兵法者寡,有意重兴尚武之风。将军父子乃天下健者,武者翘楚,武艺精湛,又通晓兵法,深谙用兵之妙,家父欲请将军父子赴长安襄助,讲武演兵,引风气之先,不知将军能否拨冗?”
孙策翻着眼皮,打量着杨修,似笑非笑。杨修被他看得不安,觉得自己心里那点小心思被孙策看了个通透,一览无余,更觉得孙策说得有理,他的确不是做细作的材料。他迎着孙策的目光,强作镇定。他当然知道孙策不会去,这不过是以进为退,为马超等人来南阳挑战孙策埋伏笔而已。
“讲武演兵,这是谁的主意?令尊杨公还是荀彧?”
“是天子的决定,家父和荀令君都支持。”
“天子……才十二吧?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天子聪慧过人,乃不世之英主。”
“是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倒是天下之福。不过,我们父子都很忙,怕是不能前去助兴。”
“如此盛会,将军父子双双缺席,岂不令天下英雄失望?无论如何,总得去一个吧。将军不与令尊孙征东商量一下吗?”
第644章 应对难
孙策捻着手指,沉吟不语。
这事还真有些棘手。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坑,但你却不得不跳,至少不能直接拒绝。领导要表演节目,就算水平再差,下属也得鼓鼓掌,捧个场,何况这是朝廷要搭台唱戏,推行新政。
这场戏还真不差。朝廷要重振尚武之风,要请的自然不仅是他们父子,还有无数英雄豪杰。诏书一下,想赴长安应试的人肯定不会少,说不定他身边就有,拦都拦不住。毕竟是朝廷,这份大义无人能敌,对不少人还是有吸引力的。
这个墙角挖得狠啊。不管是谁出的主意,这一招够绝。
“我和家父商量一下?”
“理应如此,不过时间比较紧,天子钦慕将军父子,希望元正(元旦)大朝时能够与将军父子共商国事,使者可能已经在路上了。”杨修看出了孙策的为难,心中暗笑,躬身而退。他不急着揭露最后的答案,让孙策纠结几天也不错。
孙策点点头,示意庞统送杨修出帐。庞统将杨修请出了大帐,正准备拱手作别,杨修笑道:“听说庞君将与张家结亲,还未恭贺,请庞君见谅。”
庞统有点不好意思。“只是提了亲而已,成亲还早着呢。杨公子倒是消息灵通啊。”
“我这些天养伤,闭门谢客,哪里谈得上消息灵通,只是庞君与张家少女一个是将军心腹,一个是女中豪杰,宛城人人传诵,袁府君也极是羡慕,时常提起,我才听说。”
庞统眉心微蹙,扫了袁耀,礼貌地笑了笑。
杨修又道:“刚才听将军说,周公瑾已经拿下了江夏、南郡?”
庞统脸上的笑容淡了,一双眼睛盯着杨修。杨修笑了,拉着庞统的手轻轻拍了拍。“庞君不必如此,我并无他意,只是为庞君欢喜罢了。张元功是袁将军故吏,对孙将军也是忠心耿耿,如今又与庞君结秦晋之好,再让他赋闲恐怕不合适啊。庞君不方便说,袁府君可以代劳,你看……”
庞统不客气地打断了杨修,伸手示意。“这些事将军自有安排,不敢有劳杨公子。杨公子,请。”
杨修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恼怒,却不能发作,只得假笑着与庞统拱手作别。袁耀与他并肩而行,面色平静。杨修看在眼里,暗自着急。袁耀一点主见也没有,要想发挥他袁术嫡子的作用,让他与孙策争锋还真是不容易啊。他太年轻了,还不知道权力的滋味,等他慢慢长大,体会到权力的好处,应该会有所改观。
庞统回到大帐,将杨修的话转告给孙策。孙策反问道:“士元,张元功最近有没有说什么?”
庞统摇摇头。孙策拟定那张名单的时候就有他的参与,上面没有张勋的名字,这不是孙策一个人的决定,还包括了张纮、郭嘉以及他本人的意见。他已经将这个决定转告了张勋。张勋是袁术故吏,虽然现在支持孙策,可袁耀做南阳太守,这已经是朝廷离间的阴谋了,怎么能再助长朝廷的气焰。
“张元功理解将军的用意,不会为人所惑。”
孙策点点头,没吭声。杨修把主意打到张勋头上也很正常,袁术的旧部中,阎象、冯方、桥蕤都有安排,唯独张勋目前没有实权,实在是没办法安排。阎象还有一定的治理民政的能力,张勋却是个武人,偏偏能力又一般,让他独领一部吧,他没这个能力,让他做下属吧,他资历还老,一直没有合适的位置给他。
不过现在形势逼到这个地步,不安排也不行了。庞统的话里已经透出这个意思,张勋不会上杨修的当,但他自己也是不甘寂寞的。“你对张元功说,眼下先张罗你们的亲事,等你们成了亲,我再委他以重任。长沙是家父曾经任太守的地方,我需要一个像他这样的长者去镇守。”
庞统大喜,连忙躬身致谢。“等他祭拜袁将军归来,我就转告他。”
“士元,文表,孟平,你们说说看,朝廷召我们父子去长安讲武这件事怎么处理。”
秦松等人放下手里的公文,或是双手拢在袖中,或是轻轻敲打案几,都没有急着说话。这件事不好处理,朝廷在道义上占优,别说孙策父子没有和朝廷撕破脸面,不能强行阻拦,就算是撕破了脸面,他们也拦不住向往朝廷的人。即使是他们,也做不到对朝廷完全漠视。
秦松最先开了口。“将军父子肯定不能去长安,将军宜尽快派人去庐江知会令尊,等他接了诏书,做了决定,这件事就无法挽回了。”
孙策点点头。他们肯定不能去长安,去长安容易,再想回来就难了。
“其他怎么办?”
“其他人……没办法,人心如水,向来只能引,不能堵。”秦松苦笑道:“不过将军也无须过于担心,朝廷此举的用意当是提升关西人的地位,至于关东人,恐怕不是朝廷的用意所在。”
张靖摇摇头。“文表所言有理,可是我总觉得将军父子不去长安恐怕不能如此简单的拒绝。将军父子的确有名将之资,可是眼下车骑将军皇甫嵩在长安,太尉朱公在洛阳,他们的资历和战绩难道不比将军父子更能服人?将军,我觉得这道诏书就是针对你们父子而来。”
孙策苦笑,他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挠头。看杨修离开之前的表情,这事肯定没那么简单,不是回一句不去就能解决问题的。
就在这时,帐门外传来一声朗笑,郭嘉推帐而入,用手中的羽扇点点秦松、张靖。“二位,出谋划策,当有据可凭,与其坐在这里空想,不如主动去搜集情报。没有情报的支持,你们坐在这儿猜能猜出什么来?”
秦松、张靖连忙起身,就连庞统都站了起来,迎接郭嘉。郭嘉笑嘻嘻地摆摆手,在庞统让出的席上入座,又摇摇手中的羽扇。蒋钦上前一步,递上一枚二指宽的纸条,孙策接过纸条看了一眼,噗哧一声笑了。
“找我决斗?这是谁出的主意,太天真了吧。我什么身份,他们想挑战就挑战?”
“将军,如果你只把这当成挑战,那就想简单了。”郭嘉说道:“如果我猜得不错,这是荀文若的主意,将军如果应付不当,可就成了他手里的刀。”
孙策沉思半晌,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咂咂嘴。“这荀文若,够阴的啊。”
“荀文若出了什么妙招,竟让将军如此烦恼?”一声轻笑,张纮举步入帐。
第645章 名将摇篮
郭嘉入帐,孙策可以坐着。张纮入帐,孙策也要起身相迎,以示礼敬。
对于张纮这样的名士来说,赏识、重用只是吸引他们的一方面,礼节同样不可或缺。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持有的信任认可。张纮是儒生,他的信仰就是礼,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个人荣辱。
孙策可以和郭嘉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却不会和张纮开玩笑。
郭嘉躬身施礼,庞统、孙权等人也跟着行礼,一一向张纮问好。张靖让出了自己的位置,自己侍立在一旁,连坐都不敢坐,但他没有一点委屈,孙策对他父亲如此礼敬,他身为人子,分享的是荣耀。
郭嘉让蒋钦把最近收到的消息汇总呈给张纮。孙策则让庞统把他们几个的意见简要的叙述了一番,张纮翻完消息汇总,听完各人意见,点点头,又摇摇头,一声轻叹。
“先生有何高见?”
张纮叹息道:“荀文若不容易啊。明明知道是朽木难雕,却不得不小心奏刀,用心良苦。”
包括孙策在内,所有人都有点懵。郭嘉抱着手臂,轻摇着羽扇,嘴角微挑,似笑非笑,一双眼珠转来转去。庞统着眉,看着案上的消息汇总,沉思不语,秦松则一脸崇拜地看着张纮,像个小学生。
张纮环顾四周,目光最后落在郭嘉的脸上。“奉孝,你觉得呢?”
郭嘉笑了笑。“的确挺不容易的,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难得有几个可用之才还不得不往外送。”
“奉孝见微识著,一语中的。”
孙策心中一动,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张纮和郭嘉的意思,但是他没有说。他要听张纮自己的意见,看看自己的分析是不是正确,还要让庞统、秦松等人从中学习张纮的分析方法,提高自己。尤其是孙权和陆议,这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机会,都是书本上不讲的实例。
“按照时日计算,朝廷应该收到了将军的那份名单。如果朝廷有实力,此刻来的就不是马超、阎行等人,而是皇甫嵩率领的三万步骑。非不愿来,乃不能来,此为朝廷有心无力之证。”
“先生说得有理。”孙权向前挪了挪,一手托腮,一手在空中指指点点,兴奋难明。
张纮看着孙权,笑了:“那你说说,为什么朝廷会派马超、阎行,而不是吕布,吕布是成名多年的勇士,弓马纯熟,难道他也不是将军的对手,非得马超、阎行吗?”
孙权语塞,回头看着陆议。突然被众人瞩目,陆议没有心理准备,红着脸连连摇手。孙策笑道:“阿议,不要怕,说错了也没关系。”
得到孙策的鼓励,陆议抿了抿嘴唇,很认真的想了想,脸色尚红,眼神却清澈无比,透着一丝同龄人不多见的稳重。“车骑将军号称三万大军,有一大半是镇东将军曹操和温侯吕布的人马,除了少部分并州军可用外,大部分都是新招募的流民,战力有限。现在又多了韩遂、马遂的一万步骑,平衡被打破,车骑将军指挥不灵,长安依然处于危险之中。马超、阎行分别是马腾、韩遂的部下,他们来到南阳,如果败于将军手下,难免气势受阻。如果不幸战死,则马腾、韩遂记恨将军,必然依赖朝廷。荀彧是想借将军之手削弱马腾、韩遂的实力,维持关中各方兵力的平衡。”
“孺子可教。”张纮连连点头。“将军,十年之后,此子又是一个少年英雄,可与周公瑾比肩。”
孙策笑着点点头。“阿议,听见没有,子纲先生夸你了,你可得好好努力,不要坏了先生名声。吴郡陆家能不能再上一层楼就看你的了。”
陆议满脸通红,向张纮行礼。“先生谬赞,小子愧不敢当。纵有寸进,也是将军与诸位先生指导有方,小子感激不尽。”
陆议虽然声音清稚,却进退合礼,张纮甚是喜欢,叹道:“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亦是人生一乐事。”陆议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众人忍俊不禁,齐声大笑,其乐融融。
孙策心中欢喜。一个人才的成就除了个人的天赋外,有没有名师指点也非常重要。陆议原本就天赋过人,有张纮这样的名师指点,将来成就肯定会超过历史上的他。岂止是陆议,庞统、吕蒙、蒋钦哪个不是好苗子。有了这些干才,还怕天下不定?讲武堂只是中下级将领的基础培训,这个中军大帐才是名将、名臣的摇篮。
张纮一边提问,一边解答,纵论当前形势,看似无解的困局豁然开朗。
荀彧在关中变法绝非一帆风顺,他能维持关中的稳定,没有发生战事已经难能可贵,短期内根本没有能力对外征讨,尤其是面对南阳。孙策咄咄逼人,拿出一份名单要求朝廷认可,朝廷不愿接受,又不能出兵征讨,只好施缓兵之计,顺便借孙策之手来削弱韩遂、马腾的实力。孙策避而不战则气势受损,应战则难免发生冲突。不管谁胜谁负,不管谁伤谁死,荀彧都没什么损失,损失的是孙策或者韩遂、马腾。
这么做只是无奈之举,能不能成功,决定权并不在荀彧手中,全看孙策能否应付得当。如果孙策草率应付,战与不战,荀彧都能得利。如果孙策能够控制住局面,避免出现伤亡,就可以化害为利,解决一个困扰孙策的根本问题:战马。
凉州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战马。如果能借此机会和韩遂、马腾搭上关系,战马资源就可以解决大半。而韩遂、马腾的实力增长,必然需要对外征战。征战需要大量的物资,而这又是关中目前紧缺的。韩遂、马腾急于立功,荀彧却不能提供足够的粮草,他们的矛盾自然激化。一旦武人的威胁加重,关东籍的文臣必然趁机出手,荀彧讲武堂的计划就有可能夭折。
就算荀彧学习南阳变法,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支撑对外征战,他最可能的目标是谁?绝不是会南阳,南阳有先发之机,又有足够的人口优势,关中根本不是对手,荀彧能选的对手不是袁绍,就是刘焉。
不管他选择哪一个,对孙策来说都有利。
“筑城者先营其基,谋事者先谋其势。将军谋的是内圣外王之业,岂可局眼于一时得失?岂不闻塞翁失马,得之非福,失之非祸,祸福之变,尽在乎势。”
第646章 观水论将
张纮分析了大势,廓清了困惑,接下来的问题就好办了。
比武肯定要应战,但又不能简单的应战。首先要保证不会出现重大伤亡,死了人,或者受伤致残,再想和韩遂、马腾谈合作就难了。可是刀矛无眼,当两人旗鼓相当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尤其是阎行、马超都是年轻人,说不定正想击败孙策一举成名,打红了眼,谁还肯留手。就连孙策自己也没把握,他平时很沉稳,真要上了战场也有点疯。
这个问题好解决,孙策决定专门打造一批专门用于比武的无锋兵刃,同时增加防护,尽可能避免伤亡。其次,他身为一军主将,也不能谁来挑战都应战,身边这么多高手不用白不用,让他们先上阵,马超、阎行如果能赢了他们,他再应战不迟。
除了应战之外,郭嘉也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想和韩遂、马腾结盟,那就不能怠慢阎行、马超,宜以礼相待,顺便让他们看看南阳的实力。如果能将他们留下,孙策就可以拥有两名通晓骑战的将领。纵使不能留下他们也要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能让杨修控制局面,左右他们的看法,更不能成为杨修的助力。
孙策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由郭嘉亲自负责这件事。郭嘉擅长揣摩人心,又能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对付马超、阎行两个年轻人绰绰有余。郭嘉是他的亲信,由他负责接待陪同,足以表明他的友善。至于杨修,就让他体察民情,和南阳世家较劲去吧。
考虑到不久之后,朝廷可能要下诏征辟名将勇士,肯定会有一批人响应朝廷的号召,他派人通知周瑜抓紧时间报军功,准备一批可以提拔的将士名单,随时准备补缺。腿长在别人身上,如果谁想走,他是拦不住的,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影响队伍的指挥、训练。
一想到可能走的人,孙策首先想到刘关张。刘备被他闲置,调到豫州牧府做一个兵曹从事,肯定不爽,有这个机会,他大概率会离开。刘备要走,他拦不住,但是走之前还得好好利用一下。他派人去豫州通知刘备,让他安排关羽、张飞来迎战马超、阎行。现在诏书还没下,刘备肯定乐见其成,说不定还想着借机重回军营呢。
一切安排妥当,孙策命人分头准备。
……
夷陵,虎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