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都穿了 第161节
作者:
流云南 更新:2024-05-16 11:02 字数:4013
黄石猛点头:“我们确实没什么事情了。”总是天不亮就去准备早朝,还是挺累人的;准备完毕坐在贤思阁吧,又挺无聊的。
当初说好借用,现在事情已经完成得差不多,可以放他们三个人回医院了吧?
他们想念现代化卫生间、食堂的饭菜和方便快捷的一切;当然,更想去自己的新宿舍看看。
偏偏就在这时,他们三人清晰地听到墙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咦,不是夜禁吗?
不过再一想,魏璋、东宫冼马、禁军和旅贲军,以及京兆府的武侯们,都不受夜禁限制,所以听到马蹄声也不奇怪。
忽然,魏璋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们面前:“问你们个事?”
简英和黄石吓得从台阶上跳起来,而王强肢体比脑子更快,已经掐住魏璋的颈项。
“是我,魏璋!”魏璋很无语,整天累死累活,还要被人掐脖子,还有没有天理了?
“有事说事,没事滚蛋。”王强松手。
“刚收到急报,剑南道眉山丑时二刻发生地震,房屋倒塌、山地开裂,百姓死伤无数……”魏璋说不下去了。
三张惊愕的脸,连王强都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默默在心里骂了句脏话。
魏璋脸颊的肌肉不易察觉地抽动两下:“地震后都有大雨,大雨引发垮山和瘟疫……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三人面面相觑,大地震的记忆深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人在大自然面对渺小得像蚂蚁,别说大郢,就算是现代也是一样。
王强想了想:“你直接找郑院长?”
魏璋的脸硬憋成了苦瓜:“太子已经点了钦差大臣去剑南道赈灾,太医署和尚药局都出了医工和医师一同前往,随行的还有赵国公家的赵景,却不打算告诉陛下,可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
突然,魏璋的手机响,是个未知的手机号。
魏璋管不了这么多,直接摁了接通:“喂……”
手机里传出润和帝激动又愤怒的声音:“剑南道地震这么大的事情,你们怎么敢瞒着我?!”除此以外,还有心电监护的报警声。
四个人活见鬼似的,尤其是魏璋受惊过度地恨不得厥过去,谁?是谁告诉了陛下?
“陛下……”魏璋鼓起勇气打算狡辩,却被更大的声音震得把手机拿得远了一些。
“去,让太子接电话,孤有事问他!”润和帝的声音已经平静下来。
王强三人组的心,跟着手机声音起起落落。
谁都知道,这样的平静却是风雨欲来之势,尤其是润和帝,太子是不是要倒霉了?
“伴君如伴虎”,真是一点没错。
第150章 灾后预防方案
与此同时, 抢救大厅里的医护们再次无语,病得最严重、吸着氧、心电监护时不时报警的润和帝,正拿着手机, 嗓门很大地训太子。
整个大厅都是老年病人, 因为润和帝大发雷霆, 能下床的都跪着,不能下床的都伏着……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此起彼伏。
各家的仆佣们就更别提了,跪满了半个抢救大厅。
因为抢救大厅危重病人集结,所以夜班医护人数已经和穿越前完全相同, 还加了内分泌科和心内外的值班医生,目标很明确,保住“大郢老骨头”,尤其是润和帝。
但是吧, 这位病人明显嫌自己活得太久,中气十足地训了快十分钟, 都没停止的迹象,完全不在意心电监护的响动。
此时的译语人管事魏勤左右为难,但又毫无办法。
正在这时,护士长周洁推着治疗车到润和帝床边, 像平时一样三查七对,提醒“晚间的口腔护理”时间到了。
润和帝特别自然地放了手机,这时才注意到满眼都是跪着的老臣家仆, 以及在护士站里眼神不善的医护们,立刻想起金老说过的话,顿时有些尴尬。
但帝王尊严刻在骨子里, 润和帝是绝对不可能当众低头的,做完护理, 直接打了呵欠,嘟囔一句:“众位爱卿不困吗?孤困了,熄灯。”
话音刚落,润和帝的床帘就闭合起来,连床头灯都关了。
陛下都睡了,臣子们当然也要睡觉啦。
五分钟后,抢救大厅的灯暗了一些,静悄悄的,心电监护也不报警了。
医护们齐刷刷向护士长周洁竖起大拇指,佩服!
第二天一大早,郑院长和金老刚进抢救大厅,润和帝就直截了当说了剑南道地震的事情。
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地震并不陌生,甚至有一部分医护还参加过灾后救援工作。
郑院长就参加过多次,灾后救援往往都很残酷,被压或外伤的百姓特别多。
肢体的挤压伤尤其多见,被挤压的局面受压严重,往往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再加上受灾地的医疗条件不可能与平时医院相并论,能截肢保命已经算是幸运的,即使这样,能保命的也不多。
现代救援尚且如此,大郢就更别提了。
别说救护车只有一趟下山返回的柴油,就算开启无限供油系统,现在立刻组织医护、物资、药品等等下车,从国都城出发赶到剑南道,寻找安全的地方搭医疗帐篷,能救的人几乎没有。
反而是后续水源污染,引发瘟疫和二次灾害的预防更加重要。
金老联系国都城的太子,详细询问了剑南道震区的各种情况,并作了记录。
而抢救大厅里的“老臣们”都在剑南道当过官,对那里的各个层面都非常了解,不论金老问什么都能回答。
郑院长根据记录,剑南道的特点,与抢救大厅的各科医生、魏勤一起,制订了“二次灾害”的预防方案,以及用得上的药品、静化水源的化学品等等。
因为魏勤在医院生活的时间最长,对各种物品的使用熟悉得多,由他带人将这批物资送去剑南道,指导当地官员和百姓使用最合适。
润和帝钦点魏勤,再带三名译语人,带上物资赶去剑南道。
而卢祭酒的三位好友,在飞来医馆一日游以后,对译语人也好,还是对医仙们也好,都非常放心。赈灾是大事,一刻都不能耽搁,都催着魏勤赶紧出发。
不仅如此,医护们听说魏勤他们要去震区,那里还余震不断,凡是有电动车的医护们贡献了自己的头盔,除了安全带回来,没其他要求。
于是,魏勤拿着方案,去中央药房领取各种药品,又用录音笔录下了药剂师讲解的使用方法,再去供应科领各类物资,带了两列禁军从“天梯”下山,誓用最短的时间抵达剑南道震区。
另外,郑院长还与润和帝达到协议,剑南道震区危重病人可以直送飞来医馆,当然,前提是病人们能撑到这里。
润和帝趴在抢救大厅的窗台旁,看着大批物资运送离开,又拿手机联系太子。
……
太子深夜挨训,第二天又是太极殿的早朝,朝会上的气氛非常压抑。
要与户部商议赈灾、减税或免税、灾后重建等各种事宜的花销,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春种。
虽然剑南道不是大郢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但是一地震说不定连地都没了,春种可怎么办?
还有,剑南道矿山多、盐井也多,百姓伤亡、房屋倒塌和重建等等事情,一桩又一桩,说都说不完,更别说做了。
阁老、户部和工部官员听得脑袋嗡嗡的,这段时间大家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因为太子注重实效,还了解文武百官的特性,盯人做事,一盯一个准。
太子深谙用人之道,每日与群臣一起处理政务,连飞来医馆的药都是药盒提醒了吃的。
太子殿下大病初愈都不能好好休息,官员们哪个好意思喊累叫苦?只能天天加班,连休沐的假都不放了,攒攒吧。
一大群人都围在书房时,太子又收到润和帝的电话,这次倒没骂,但是当听说飞来医馆送了大批物资、派了魏勤、译语人和禁军去了剑南道,满座皆惊。
太子不由捂了胸口,魏勤是太子妃魏勉的亲弟弟,也是大病痊愈,性情耿直又仗义,确实是不错的人选。
可是剑南道余震不止,万一魏勤出了什么事,也不好给魏勉交待呀!
太子身旁的魏璋也惊了,派谁去不好,偏偏派魏勤去?不对,不对,正好让他出去历练。
毕竟,国子监的优秀学生是不需要参加春闱,也不用榜上有名以后做替补,可以直接入官场的。
魏家想要家族兴旺,也必须狠得下心。
只能希望魏勤平安归来,别出什么事。
魏璋心里七上八下的,再看太子,神情也没好多少,除了希望剑南道不要再震了,风调雨顺,百姓家居乐业,真的就没其他想法。
第151章 寒瓜尝鲜
抢救大厅里, 润和帝眯着眼睛透过玻璃窗看魏勤一行离去的身影,此行危险吗?
当然。
他会不知道魏家上下的担心吗?
自然知道,但危险背后是机会, 任务圆满完成, 就是魏勤步入官场的第一块垫脚石;完成得不好, 这就是一块试金石。
润和帝环顾四周,别看他们和自己一样垂垂老矣,老眼昏花,谁不是从九死一生中闯过来的?哪位重臣不是一块又一块垫脚石堆积而成?
想到这里, 润和帝满是皱纹的脸庞,有了不易察觉的舒展。
而抢救大厅的医护们却想起,疫情初期院内第一批援鄂的呼吸科医护们,也是这样带着各种物资出发, 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感染,感染以后能不能活着回来?
一切都是未知, 但即使未知也要前行。
把担心抛到脑后,眼下的事情更重要。
比如,普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在多科联合大查房以后, 内分泌科主任张蕾和普外科主任刘秋江确定,殷富的身体各项检查终于达标。
今天开始做术前准备。
而殷富的子女以及家仆们,经过半个月的药物治疗, 症状已基本消失,儿子殷遥和女儿殷梨认真听完皮肤科医护们的健康宣教,了解花柳病的危害后大吃一惊。
至此, 殷家有了第一条正式的家规,凡殷家子女不得眠花宿柳。
谈生意可以去平康坊, 也可以去胡姬酒肆,吟诗作对也好,花天酒地也罢,但也仅限于此。
殷遥和殷梨听完术前宣教,两人一起签了手术、输血、麻醉等一系列知情同意书,就安心地陪在殷富床边。
殷富入院第一天,躺在床上像铺满还能溢出来的“棉花泡”,现在床两边还能有点空间,胖依然胖,但比以前要好得多。
因为是个大手术,手术前准备有包括备皮、灌肠、禁食禁水等各项操作,大半天忙活下来,殷富觉得自己又能瘦一点。
担心肯定有,焦虑也有。
所以,殷富一直说个不停,殷遥和殷梨两人静静地听,都怕这是最后一次聊天。
正午时分,译语人崔树到监护室外面问:“山下有一群脚夫,说是殷家订购了一批寒瓜上山。郑医仙派人来问,是否确有此事?”
殷富一拍脑门儿:“飞来医馆神仙似的日子,过得可真快,瓜都送来了。”
殷遥赶紧走出监护室,恭敬行礼:“确有此事,飞来医馆什么都有,送什么也都不稀奇,就想着送些瓜上山,吃个新鲜。小小心意,还请医仙们不要拒绝。”
崔树听殷遥这么回答,点头微笑后走回抢救大厅,回复郑院长:“是殷家订的,国都城第一批寒瓜,请医仙们尝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