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116节
作者:金玉满庭      更新:2024-05-15 19:28      字数:4478
  赵不息听到了项羽的吃惊声,显然项羽没想到赵不息竟然能对铜鼎的轨迹终点估计的这么准确。而赵不息接下来更是做了一件更让项羽惊讶的事情——
  赵不息笑了笑,抬起一只手将铜鼎又推了回去。
  整个院子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铜鼎底部撞击地面的沉闷响声咕噜咕噜。
  项羽诧异的看着赵不息,将鼎推回来需要的力气虽说远比不上举鼎,可也不是一个普通人能有的力气,更何况赵不息动作十分轻松,显然未尽全力。
  这么一想,项羽脸上带上了笑容,主动朝着赵不息走过来,操着一口浓浓的楚音道:“你很不错。”
  这方言味可是够浓的。
  赵不息心中腹诽,面上却看向了项伯,疑问道:“项公,这两位是?”
  “啧。”项羽略带不满轻啧一声。
  “你们中原人就是礼节多,两个人见面还要中间人互相介绍……我叫项羽,你可以称呼我项籍。”
  楚地和其余六国的文化风俗很不一样,作为《离骚》的发源地,楚地带有独特的浪漫主义气质,崇火尚风,相信巫鬼,不太遵守礼节。
  昔日楚国讨伐随国,随国曰“我无罪。”,楚王不讲道理回复“我蛮夷也。”。意思就是楚国没有理由攻打随国,随国说我没有罪你不能打我,楚王说我是蛮夷不和你讲道理想打你就打你!
  楚人之豪放可见一斑。
  想到这里,赵不息的表情有点微妙,这个做法,怎么和刘邦做事有那么不止一点的相似呢。
  合着刘邦老无赖的性子是楚国特色啊。
  项伯无奈一笑,他在中原地区游历多年,口音已经没有多少楚地特色了,也已经习惯了礼节,看到自己犹子这般模样,对着赵不息歉意笑了笑。
  “这是我的犹子项羽,这是我的兄长项梁,他们这次来是接我回楚地的。”
  又向项梁和项羽介绍赵不息,“这位就是赵国王室后裔赵姁了,我在子房这边避难的时候,多亏有阿姁接济。”
  听到赵不息也是六国后人,还对项伯有恩惠后,站在项伯身后和项羽相貌有三分相似的倨傲中年男子也对着赵不息点了点头表示问好。
  这应当就是项羽的叔父项梁了。
  赵不息先对着项梁笑了笑表示礼貌,才对项羽礼貌道:“你好,我叫赵姁。”项羽哈哈一笑,十分自来熟拍了拍赵不息的肩膀:“我看你的力气也不小,要不然我们比比力气。”
  赵不息呲着牙捂着肩膀,项羽的力气是真的很大啊。
  “哈哈哈,你今年多大了,我看你好像比我还小一点啊。”
  赵不息笑着道:“今岁已经是出生的第十二个年头了,我过了年就十三岁了。”
  “啊……那就再等五年吧,你还是个小孩,我堂堂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欺负你一个小孩。”项羽挠挠头,爽朗大笑。
  项羽倒是真想和赵不息比划比划,他生来力气就大,他八岁的时候,他远近闻名的猛士叔父项梁就不是他的对手了,跟他一起长大的那群玩伴更是被他稍稍一碰就会断胳膊断腿,项羽平日都要收着力。
  好不容易遇到赵不息这个能和他一样单手推动铜鼎的,顿时起了较量的心思。
  “赵壮士,咱们就说定了,等你五年之后长大,咱们就较量一番,分出个上下来!”项羽大笑。
  赵不息不敢置信瞪大了眼睛:“你叫我什么?”
  项羽奇怪的看了赵不息一眼,语气正常:“赵壮士啊,你也有举鼎之力,自然也是壮士。”
  女子又不是不能被称为士,加上赵不息在项羽看来和他一样强壮,自然应该被称呼“壮士”啊。
  赵不息沉默片刻,真诚建议:“我觉得我和你一见如故,不需要那么生疏的称呼,我喊你项籍,你喊我阿姁行不行?”
  好在二哈的属性除了中二之外还有自来熟,项羽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赵不息的提议。
  项氏一行人不打算在颍川郡多呆,这里和楚地的口音相差太大了,项氏子弟住的又往南,不像沛县就挨着北方虽说也是楚地可口音习俗和北地其实差不多。
  赵不息这次来主要目的是见一见项羽,顺便就是来给项伯践行的了。
  项羽倒是见过了,十五岁的小屁孩和一只精力充沛的哈士奇一样,拆家本事强,性格中二,没啥脑子。
  和楚霸王之间差距还有一个唐僧取经那么远的距离。
  在送行的宴会上,赵不息听到项氏叔侄三人要如做贼一样翻山越岭回楚地之后主动提出来可以送他们一程。
  “我正好有事要去泗水郡一趟,若是诸位不嫌弃,我可以顺路捎你们一程。”赵不息礼貌一笑。
  项伯顿时眼睛一亮就要拍掌答应,能堂堂正正做马车干嘛要走荒山野岭和野狼当邻居啊!
  可转瞬间想到自己兄长就在旁边,顿时放下了已经举起来的手,侧目看向项梁等着项梁决断。
  项梁一脸高深莫测,淡淡吐出来三个字:“好,多谢。”
  项伯这才喜笑颜开,和赵不息迭声道谢。
  看得出来,项梁项羽之间比较亲近,项伯虽说也是项梁的亲兄弟,项羽的亲叔父,可和两人之间明显有一点客套。
  项伯也更喜欢和自己张良一同聊天。
  赵不息收回了视线,盯着桌案上的菜若有所思。
  项梁和项羽在她表现出了自己的武力之后对自己的态度明显上升了不止一点,相比起来他们对张良就不怎么看得上了,这一阵项羽和自己说了好几句话,可一句话都没有和张良说。
  而结合她所了解的历史来看,项梁和项羽都是能领兵且自身很勇武的将领,且项羽少时是“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问他为什么,项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后来教他兵书,项羽也是“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当然项羽不肯学兵书没什么,毕竟他是天生奇才,往前数也没有几个带兵打仗比他强的。不过不读书,这可是要命的事情,人家朱元璋乞丐出身都还知道要勤读书呢,不读书注定走不远啊。
  项梁在项羽不愿意读书而想学万人敌的本事的时候非但没生气还大喜,这就能看出他们一家人对于读书和习武的态度了。
  项家人估计是喜武厌文,喜欢壮士不喜欢文士,所以剑术平平的项伯他们就不太看得起,而项伯偏偏还比较喜欢读书,自然和项梁项羽也聊不到一起去,反而和张良是至交好友。
  赵不息掀起眼皮看看厅中以她为楚河汉界泾渭分明的两拨人,一边是聊的火热的项伯张良,一边是大口吃肉喝酒的项梁项羽,心中不由感慨。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啊。项家人现在和项伯不亲近,反而是张良和项伯更像是兄弟,也就导致了后来项伯私下跳槽到项羽对家,间接坑死项羽。
  自己一定要吸取教训,造反团队中一定不能有二五仔,尤其是那种和自己关系亲近还一心向着敌人的二五仔,必须要杜绝!
  此时远在咸阳的嬴政打了个喷嚏。
  “奇怪,这天气也不冷啊。”嬴政嘀咕一声,没放在心上,又接着低头批阅奏折了。
  他现在忙极了,一人身兼数职,除了大秦始皇帝之外,嬴政还兼任六国造反集团总头目,现在已经对接到燕国了,除了楚人排外还接触不到,其他五国的余孽嬴政都已经掌握在手中了,想来很快就能将这群反贼一网打尽。
  同时,嬴政还是赵不息这个小反贼的甲方,给赵不息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为了自己日后攻打匈奴的火药能更多一些,嬴政还是捏着鼻子买下了黑石出产的建材,还偶尔得多掏一笔钱给逆女补贴零花钱。
  虽说忙碌了一些,但是嬴政现在很安心。
  天下大大小小的反贼计划他都一清二楚,这种万事尽在掌握的感觉让控制欲极强的嬴政很有安全感。
  且说这边,赵不息以赵姁的身份带着项家叔侄三人往泗水郡去了。
  赵不息是真的有事情要去沛县一趟,泗水郡距离咸阳也不算太远,想来徭役也快征召到沛县了,赵不息要过去安排一下事情。
  赵不息一行人足足有几十个人,其中混了项家三人根本就看出来,拿着足够的验传很顺利就出了颍川郡到了楚地。
  到了楚地的地界之后,项家叔侄三人一直紧绷的精神也终于松弛了下来,开始和赵不息有说有笑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赵不息才知道项梁为何会如此“高冷”,说话总是一个字两个字往外蹦。
  项梁的方言口音实在是太重了,而且不知道他是哪支楚地方言,他的口音和项羽还有一点不一样。
  项梁的口音颇带有一些吴侬软语的感觉……比较软糯婉转,和他高大威猛的身材反差有点大。听他自己解释是因为他年幼时候是在吴地长大的原因。
  是说话软萌的八尺壮汉一枚呀!
  赵不息:“……”难怪他不爱说话呢。!
  第127章
  旭日东升,天色大白。
  一连下了三天的大雨终于停下,迎来了久违的晴天。
  赵不息和项氏一行人在沐阳县停留了三日,终于又启程赶路,再过两个县城,两行人就要分别了。
  项氏一行三人继续南下,赵不息则往东走去沛县。
  驰道上,几驾马车并着十数匹骏马一同行走。
  项梁和项羽都不坐马车而是骑着马领头向前,赵不息则和范增一同坐在马车中。
  这次去沛县,赵不息只带上了范增,范增的家乡在楚地,虽说他家中已经没什么亲人了,可万亩家财还在,范增先前是被赵不息强行扣在黑石的,根本就没有处理好自己家乡的财产,后来归顺了赵不息也因为赵不息手下无人可用而一人身兼数职没有时间回家乡,如今赵不息手下人才充足了,他也能腾出来一段时间会家乡处理一下家务事了。
  当然赵不息也是故意带上范增的。
  得有对比,范增才知道到底谁才是值得他效忠的主君。
  范增和项梁是老相识了,二人多年未见,这次见面之后自然有许多话想说。
  只是范增和项梁聊了几次后就对项梁失去了兴趣,还私下里和赵不息吐槽这么多年过去了项梁还是毫无长进,自大骄傲,肚子里藏不住话,丝毫没有能成大事的模样。
  赵不息还打趣:“昔日范公一心想要投奔项梁,为何如今又这样轻蔑他呢?”
  范增倒是理直气壮:“昔日我未见过主君,自然觉得鹰鹜十分巨大凶猛,可见过主君之后,方知道世间还有鲲鹏,绝云气负青天,振翅十万里,既见过鲲鹏,自然就看不上鹰鹜了。”
  赵不息笑着说:“若不是我眼睛看到的是范公,只凭这话,我还以为坐在我对面的人是陈平呢。”
  “哈哈,陈平的确是八面玲珑,说话甜言蜜语,老夫自愧不如。”范增打趣。
  就在二人气氛和乐融融之际,马车忽然慢了下来,片刻后,一个门客骑着来到马车边上,低声道:“主君,前面来了一对马车,他们让咱们给他们让路。”
  “他们多大的车队?一丈宽的驰道还不够两列马车交错走过吗?”赵不息有些不悦,跳下了马车。这时候是很讲究规矩的,一条路上两车相遇,社会地位低的车主人要将马车挤在路边等着社会地位高的车主人驾车过去之后才能再走,若是地位高的车主人给地位低的车主人让路,传出去是会被人耻笑的。
  赵不息倒是不介意这个,她在河内郡一般都是别人给她让路,偶尔她遇到不认识自己车架的人给对方让路也不会被旁人看不起,甚至还会被夸一句黑石子心胸宽广,不拘小节。
  在郡外就更不可能遇到这种事情了,前朝的驰道修得很宽,足够两驾马车并列行走,用不着谁给谁让路。
  所以在得知对方让自己一行人给他们让路的时候,赵不息的第一反应是对方故意找事挑衅。
  岂有此理,她虽然不愿意惹麻烦,可也不是任人欺负的,这么宽的路不走非要让她让路,这不是摆明了找事吗。
  知不知道百人斩项羽就在我们车队中啊!
  赵不息气冲冲走到了车队前面,对面来交涉的人是一个中年男子,正对着项梁弯腰道歉。
  “哎哟,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货物大,是真让不开路……”那男子擦着汗,战战兢兢和项梁道歉。
  他身后的车队中,一根巨大的横梁搭在两驾马拉的车上,贯穿了大半个道路。
  再往后的马车上还有几个貌美女子正好奇地掀开帘子往这边看。
  看到赵不息过来,项梁松了口气,顺理成章的将事情交给了赵不息。
  毕竟是赵不息的车队,能做主的人是赵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