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作者:笑佳人      更新:2021-02-20 05:28      字数:4189
  陈娇一怔。
  第95章
  陈娇想起来了,这太守府里,除了她与李牧这对儿有名无实的假夫妻,还住着李牧的姑母一家。
  李牧幼时父母双亡,是亲姑姑方氏将他接了回去,家里多个男娃,就要多出一份口粮,方氏因此被丈夫嫌弃,经常挨打,方氏都忍了下来,宁可自己少吃点也不舍得饿了侄子。李牧十四岁这年,朝廷征兵,李牧背着姑母偷偷去从军了,捞了一官半职后,得知姑父醉酒死了,李牧就将方氏、表弟吴青松、表妹吴秀娥都接了过来。
  陈娇的记忆主要与李牧、陈廷章有关,方氏娘仨几乎就是影子,陈娇当然记不得这次吴秀娥要告她什么状了,但原身是个连李牧这等官员都看不上的高傲小姐,对吴秀娥的态度可想而知,二女之间的争执跑不出后宅那些鸡毛蒜皮小事。
  无论什么状,陈娇都不怕原身去李牧面前告。怕什么?原身打过李牧巴掌、尚未成亲就给李牧戴半顶绿帽子,已经有了这样的大仇,吴秀娥告与不告,李牧对她都不会有什么好印象,正所谓债多不愁。
  陈娇先去熟悉她的后院了。
  原身生在国舅府,自小锦衣玉食,起居十分奢侈,闺房里床柜桌椅样样都是上等珍木所制,多宝阁上的古玩器物随便一件都够一家百姓富贵三代,梳妆台旁摆着一人多高的西洋镜,镜框上镶嵌着各色宝石,更不消说首饰盒里数不清的贵重首饰了。
  陈国舅虽然恨女儿做出败坏家风的丑事,但对原身依然宠爱有加,陪嫁丰厚。
  这些是死物,原身身边有四个大丫鬟,分别是碧荷、碧柳,绿珠、绿芍,除了其他的小丫鬟,值得一提的便是陈廷章送她的八个女护卫了。
  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下人,原身看不起李牧,这些丫鬟也都敢给李牧脸色看,光是这样也就罢了,她们对陈廷章唯命是从,比对原身还忠心。
  陈娇揉揉额头,只觉得处境无比艰难。
  整个下午,陈娇都在发愁如何扭转李牧对她的印象,愁到天黑也无头绪,旁的不说,她与陈廷章的那些流言蜚语,便是横亘在她与李牧中间的一座大山,十个愚公来帮忙也难以移走。
  睡了一觉,想到明日李牧就要回来了,陈娇越发心浮气躁,吃完早饭点了碧荷陪她去逛园子。
  时值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可惜太守府的花园小的可怜,一眼就能望到头,原因无他,李牧生性节俭,上任后勤政爱民,并没有花多少精力修缮太守府。好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假山池水这些还是有的,池边种了一溜桃树,花粉如霞。
  陈娇直奔那几株桃花而去了,离得近了,才发现有人比她先到,是个十四五岁的妙龄少女,穿一身粉色衣裙,杏眼桃腮,很是水灵。
  看到陈娇,少女柳眉倒竖,气鼓鼓的样子。
  陈娇猜,这应该就是表姑娘吴秀娥了。
  果然,碧荷已经走上前,颐指气使地道:“我们小姐要赏花,你还不退下!”
  吴秀娥前几天因为看不惯陈娇,口出不逊,被陈娇派丫鬟摁住,连扇了她四个耳光。吴秀娥对陈娇又恨又忌惮,此时见陈娇只带了碧荷一个,吴秀娥看眼自己的丫鬟小翠,便不怕了,扬着下巴道:“这是我表哥的宅子,我愿意在哪儿赏花就在哪儿赏花,你算哪颗葱?”
  吴秀娥十岁之前都是在乡下过的,跟着李牧当了五年官小姐,脸蛋养得白白嫩嫩,脾气依然带着几分村姑的粗鄙。
  碧荷最看不惯她这样,刚要教训,陈娇懒懒道:“算了。”
  说完,陈娇自去另一棵桃树下了。
  碧荷狠狠地剜了吴秀娥一眼,然后追上了主子。
  吴秀娥疑惑地看着陈娇的侧影,奇怪,今天这女人怎么这么老实?
  吴秀娥也是个不安分的,她还记着那四个巴掌的仇,今天陈娇身边人少,正是她报仇的好机会。
  如果吴秀娥长在长安城,见过世面,知道陈家到底有多厉害,她一定不敢冲撞陈娇,但她在李牧府中当了五年最金贵的表姑娘,习惯了她欺负别人,去年陈娇嫁过来,狗眼看人低连表哥都不放在眼里,吴秀娥早就憋着气了,前几日的四个巴掌就是烧毁她那点理智的最后一把火。
  眼看陈娇站在岸边赏花,碧荷也背对她站着,吴秀娥心一狠,突然快速朝碧荷冲去!
  她速度太快,碧荷听到声音回头,吴秀娥已经伸手推了过来!
  碧荷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惊叫,就被吴秀娥推得往后撞去,可怜陈娇弱柳扶风似的千金身子,一下子就被碧荷撞得失去平衡,一脚踏空,面朝天跌进了池子!
  陈娇只觉后脑一疼,然后就没了意识。
  意识重新恢复时,陈娇还没睁开眼睛,先听到有人问:“郎中,我家小姐不会出事吧?”
  是碧荷,应该是站在屏风后问的。
  郎中为难地道:“小姐脑后有淤血,伤势可轻可重,小姐醒来之前,老夫不敢妄言。”
  又一个丫鬟开口了,急得都快哭了:“怎么办啊,听说有人只是磕了一下脑袋,人就傻了,万一小姐……”
  “闭嘴,小姐吉人自有天相,才不会变傻!”
  “好了,都别吵了,等小姐醒了再说。”
  屋里终于安静下来。
  陈娇后脑勺很疼,但此时此刻,她脑海里全是几个丫鬟的声音!因为那些闲话,陈娇也忽的想起她在国公府时听到的一桩奇闻,说的是有位公子不小心撞了头,醒来后人好好的,就是忘了自己是谁,连亲生父母都不记得了!
  这个念头,让陈娇看到了希望!如果她也不记得了,那她就可以只做一个天真单纯的太守夫人,李牧是她的丈夫,她去亲近他乃人之长情,李牧绝不会怀疑她另有目的,同时,她不记得陈廷章了,不记得那些卿卿我我,李牧或许也就不介意原身曾经的糊涂了!
  陈娇高兴得都想坐起来!
  但她忍住了,现在开始,她就要开始装了,她与原身性格本就不同,只要能让众人相信她是真的忘了,以后的事都不难。
  兴奋过后,陈娇一边佯装昏迷,一边好好琢磨了一番。
  准备地差不多了,陈娇皱皱眉,睁开了眼睛。
  碧荷就在床前守着,看见她醒了,碧荷高兴地扑了过来,关切地问道:“小姐,你醒了?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难受?”
  陈娇茫然地看着她,她与这些人本就不熟悉,如今装起来,反而更容易。
  碧荷见她眼神不对,马上叫郎中。
  郎中为陈娇号脉的时候,堂屋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
  “小姐曾经下令,不得太守跨进此处,请太守止步。”是丫鬟碧柳的声音。
  李牧回来了?
  陈娇先是震惊,随即暗暗告诫自己要镇定。
  然后,她听见一道温和平稳的声音:“小姐现在如何?”
  碧柳非常不客气:“与你无关,太守莫忘了本分。”
  陈娇听了,心里不断地庆幸,幸好她想到了这个办法,不然就凭这些刁奴的做派,李牧也不会放过她。当然,丫鬟敢对李牧无礼,肯定也都是原身惯出来的。
  面对丫鬟的不敬,男人声音温和依旧:“小姐若醒了,本官带表妹来赔罪,小姐若依然昏迷,本官必须探望,不然无法向国舅交待。”
  内室,碧荷紧紧地盯着床上的主子。
  陈娇有点害怕地看着她:“外面的人是谁?”
  碧荷心里一沉,小姐最恨李牧了,现在居然连李牧的出现都不能叫小姐恢复正常……
  碧荷很怕,小姐真忘了,世子爷陈廷章第一个饶不了她们,这时候,她该找个替罪羊。
  有了决定,碧荷朝另一个丫鬟绿珠使了个眼色。
  绿珠心领神会,转身朝外走去。
  不多时,她去而复返,身后多了一个人。
  陈娇躺在床上,视线被床角阻挡,直到那人走过来,停在郎中身后,陈娇才看到了他的样子。
  二十七岁的李牧,身长八尺有余,着一身浅灰色的官服,腰身窄细,显得修长挺拔。他是武将出身,肤色却很白皙,长眉凤目,面带关切地朝她看来。李牧无疑是个俊美的男子,但他身上有一种极为温雅的气度,如果说陆煜是一把贵气逼人的名剑,李牧便是一方历经无数岁月沉淀的美玉,令人想去亲近。
  出身贫寒,却天生玉骨,难怪能忍常人不能忍。
  这是陈娇与李牧的第一次见面,她根本不需要装,只呆呆地望着他就够了。
  床上的姑娘,一头青丝铺散,面颊苍白,俨然大病之人,但她的眼睛乌黑澄净,里面的惊讶与陌生一览无余。
  压下心头的诧异,李牧微微躬身,温声问:“小姐可有哪里受伤?”
  陈娇水眸仍然看他,小手乖乖地指了指脑袋。
  李牧皱眉,刚要询问郎中,陈娇看看他,怯怯地问:“你是我父亲吗?”
  不是陈娇故意要捉弄李牧,而是李牧本就长她十岁,他身上又有一种远超实际年龄的沉稳从容,恰似长者。
  此言一出,城府深沉如李牧,也难掩震惊地再次看了过来。
  陈娇期待地望着他。
  坐着替她诊脉的郎中早就僵硬如石了,碧荷、绿珠两个丫鬟张大了嘴。
  “我,我不是。”李牧回答时,罕见地结巴了下。
  陈娇神色一黯,视线移到其他人身上,惶惶问:“那你是谁?为什么你们我一个都不认识?”
  李牧垂眸,不知该如何解释。他是她名义上的丈夫,但成亲当晚,这位小姐已跟他划清了界限。
  碧荷、绿珠互视一眼,也都沉默。
  最后,郎中看不过去了,他身边的太守大人,虽然为了官途折腰娶国舅之女有损气节,被人耻笑,可太守大人上任后待河西郡的百姓宽厚仁爱,更是震慑得匈奴贼兵不敢进犯扰民,郎中由衷敬佩,越敬佩,就越不喜眼前这个欺负太守的女人。
  “他是我们河西郡的太守大人,也是您的夫君。”郎中一字一字地道,隐含教训之意。
  小妇人,既然嫁过来了,就好好跟太守大人过罢,别再惦记亲哥哥了!
  第96章
  夫君?
  听完郎中的回答,陈娇再看李牧,眼里浮上一丝羞怯,那眼眸水盈盈的,宛如新娘子初见新郎。就在李牧、碧荷等人都诧异于她天真少女般的反应时,陈娇忽然皱皱眉,疑惑地问李牧:“如果你真是我的夫君,为何与她们一样唤我小姐?”
  这个问题自然有解释,但,只适合两人单独相处时说。
  李牧用一种安抚的语气道:“此事说来话长,请小姐先让先生诊脉,伤势要紧。”
  陈娇依然不安,却乖乖地躺好。
  郎中问了她一些问题,譬如可否记得父母是谁,陈娇一一摇头,回答的时候,她不时看看李牧,似乎暂且把李牧当成了勉强值得信赖的人。碧荷、绿珠都很着急,可李牧到底是一郡太守,她们也不敢当着郎中的面解释什么。
  陈娇的病,无需郎中开口,旁观的人都猜到了,这位娇小姐,得了失忆症。
  “先生可有把握治好?”当着陈娇的面,李牧问郎中。
  郎中叹息,看眼懵懂局促的陈娇,他摇头道:“关于此症,老夫也曾翻阅过医书典籍,但都无行之有效的医治之法,多数病人会在一定时间内不药而愈,自行恢复记忆,也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