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作者:吃睡一条龙      更新:2021-02-13 08:41      字数:4538
  第184章 袁氏
  从新年开始,宫里几乎天天都会设宴招待蒙古人。除了贵妃病着,其余的主位娘娘,也就是琳琅等人都得一路奉陪。吃席看戏,赏梅赏雪,也是忙得飞起。
  到了一月末,腊雪寒梅的季节却是终于过去了。在去寿安宫赴宴的途中,琳琅发现慈宁花园里的梅花都谢了。
  一个花鸟房的大太监正带着一群小太监在给道旁的梅树剪枝。见瑜嫔的辇子经过,忙就跪了一地。
  和往常一样,辇子刚过,跟着一旁的张小桂就代主子叫了起。
  琳琅回头看了一眼,她记得,以前慈宁花园里的梅树是不修枝的。今年开始修枝,怕是太后的意思。
  如今,这慈宁花园倒像是成了寿安宫的附属花园。
  自从孝庄病逝,曾经喧哗一时的慈宁宫也就冷清下来。虽然还没像景仁宫那样封宫,可也差不多了。只留一个苏麻喇姑领着曾经的班底维护着慈宁宫最后的一分烟火气。
  人不过才走了两年,属于孝庄的痕迹却是在飞快的消失,慈宁花园的梅花如此,其他的事也不例外——就比如,今年上京的科尔沁的女眷,居然有八成都出自太后的那一支。
  康熙向来是不见女眷的。前几天,听她随口说起这事时,他这才知道。也是苦笑着和她抱怨了一句:“居然都没人来和朕说……”
  是怀念孝庄,还是讨好还活着的太后,自然是后者更上算。就是康熙,也管不了所有人心里的盘算。
  这就是紫禁城,全天下最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地方。
  二月十八,是十四阿哥三岁的生辰。当天,皇上一下朝就去了永寿宫。提前得了皇上的吩咐,太子和其他阿哥也从上书房那边赶了过去,却是休课半天,陪着幼弟十分热闹的庆祝了生辰。
  这么大办一场后,一时间,福宝阿哥的大名也是传遍了宫里宫外。结果没过两天,皇上突然召见了瑜嫔的弟弟,却是又给万家封了个云骑尉。
  这下子,明眼人都知道了:就去年的那些谣言,敢情算是起了反作用了!
  储秀宫的茶水房里,四个小宫女一边站着等热水开,一边就在八卦这事。
  她们四个都是在新晋秀女的屋里当差的,一说起瑜嫔来,难免就撇嘴吊眼,没一个有好脸色的。
  但有那拉氏的例子摆在前面,四人其实也不敢乱说,只小声的说了几句酸话,也就各自提拎着热水回去伺候小主。
  轻手轻脚的进了屋,碧柳一边把提壶放下,一边就问红莺,小主起来没有。
  两人的主子就是秀女袁氏,年前刚小病了一场,到这时也才刚好。
  红莺没说话,只摇了摇头。
  知道袁氏还没醒,碧柳就拉着红莺小声说话。
  “小坠子去叫膳了吧?”
  红莺道:“早去了。小主昨天又犯头昏病,得吃些好的,我还给了他三钱银子的。”
  碧柳叹了口气。心里又怪上那拉氏了。
  那拉氏自己找死就罢了,偏还牵连其他人。皇上专宠瑜嫔,秀女们的处境本就艰难,结果那拉氏却还闹出那么大的风波来,她倒是死得利索,可就连累了其余秀女跟着遭殃了。
  袁氏为什么一病就是四个月,还不是因为被太后一骂,四妃却是再不管储秀宫,然后各处衙门又开始狠扣份例。
  而她伺候的小主袁氏,论模样是一等一的好,可家世却是不行,不过是直隶那边一个六品小官的女儿,进宫复选时也就带了百多两银子,早就花得一干二净。
  至于四妃先前赏的东西,里面倒是有些金贵的,可能换成银子的也不多,何况袁氏也不敢全换了,就想着省些日常的‘打赏’,都没敢不给,就是比苏氏她们给得少些,结果大冬天里,竟是得了一篓子湿炭。
  炭库的人也是老缺德了,竟还在湿炭上面搁了层好炭,让她们先好生的用了几天,等用完好炭,发现下面全是湿炭,根本烧不起炭盆时,宫门都下锁了。小主被硬生生的冻了一夜,第二天也就着凉了。
  然后,吃药买炭,再要些好菜好饭……需要花钱的地方居然比先前更多。
  碧柳发愁道:“我听王嬷嬷提了一句,要等到三月中旬,小主们春天的份例才会发下来。”
  “竟要这么久!”红莺惊道。
  碧柳道:“就这样都还是虚话。你想,为什么要拖到三月中旬去?不就是因为皇上最迟三月初进园子吗?要是到时小主不能跟去……怕是还得往后拖。”
  两个小宫女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只能齐声哀叹。
  里屋里,袁氏其实早就醒了,听着外面的动静,她却是扶着床沿坐了起来。心里也是发愁,真是屋漏还逢夜雨!
  别看去年也才留下五个秀女,可该有的心思手段其实一样不少,苏氏张氏钱氏,她们三个早就姐妹相称,那拉氏和她却是各自为营。
  还有,那高高在上的瑜嫔,据说也是个善妒的……
  自打开始生病,袁氏就在琢磨,炭库分给她一篓子湿炭,是真冲着银子来的,还是冲着人来的。
  所以,袁氏本打算再等等的,等风头过了,四妃十有八九会回心转意……可眼下看来,她是等不起了。就是没人害她,只宫里这份见人下菜碟的克扣功夫,她都熬不过去。
  仔细的想了想,她就叫碧柳去请徐姑姑。
  徐姑姑是储秀宫里教宫中规矩的管事姑姑。
  当初,袁氏也想去交好胡答应,她知道徐姑姑有些看好自己,就跑去请教她,然后徐姑姑却是提醒道,御前的事岂是随便打听的,胡答应要么不说,要么肯定所求甚大。
  袁氏这才歇了和那拉氏争抢的心思。
  被袁氏一请,徐姑姑很快就到了。
  让碧柳关了门,袁氏跪下求道:“姑姑,你就教我一回,如今我该怎么办才好?”
  “使不得,小主快起!”徐姑姑赶紧把她扶起来。
  袁氏拉着徐姑姑的手,哭着说了一番心里话,有那位玉真娘娘在,她也不敢奢求什么,可这储秀宫,她也着实是待不起……
  被她再三的苦求,徐姑姑也是推不过,就帮着分析道:“看样子,袁小主是想依附一个主位娘娘吧?那我也说几句实话,先就不提其他的,只一点,小主想过没有——
  如今那位娘娘可是负责教养大格格她们,有这份差事在,格格们以后的去处,她就插得上话……”
  袁氏听得脸都灰了,对呀,就是为了二格格,荣妃也不敢狠得罪瑜嫔的。同理,为了女儿侄女,德妃和宜妃也是一样,那就只剩一个惠妃。
  可惠妃的性子又那么霸道……何况,惠妃那里有良贵人在,也不一定用的上她。
  袁氏两眼泛泪,也是止不住的灰心丧气。
  然后,她却听徐姑姑又道:“依我看,比起这四位娘娘来,宣嫔和平嫔倒是更合适些。一来,两人刚升主位,正需要人帮衬,二来,四妃要合管宫务,宣嫔和平嫔却是能去园子的!”
  袁氏听得有些意动,赶紧对着徐姑姑谢了又谢。
  一晃也就到了三月初,皇上要如期离宫去畅春园了,却是一次都没召见过秀女。
  然而,这时四妃也先后得了信,秀女袁氏已经投到了平嫔的门下。
  于是,在一次开会时,惠妃就提起了秀女的安置问题。
  储秀宫毕竟才出了丑事,再让秀女们住着,要是再出事,难免惹来多余的非议,索性把秀女们都挪出储秀宫,各自安置。
  荣妃等人自然知道她的心思,可也点了头。总之,提议的是惠妃,要要带袁氏进园子的是平嫔,又没她们什么事。
  然后,到了进园子的那天,平嫔也就带了袁氏上了路。
  第185章 两看两相厌
  过完福宝三岁的生日,也就该去畅春园了。
  园子里正是草长莺飞的好时候。托小花园和花匠的福,漱玉馆里简直花香四溢,都不用熏香,琳琅的衣服和发梢上就自带香味。
  不过比起花香来,最近琳琅和墨香或者说墨汁打交道的时候其实更多,因为福宝开始读书认字了。
  按康熙的话说就是,说好的福宝满了三岁朕就给他开蒙,也是时候了。
  这时的开蒙,都是先从千字文学起,每天认三个大写的单字,再加三页的描红,这些水磨功夫,谁教其实都一样,关键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乐趣。
  所以,定好课时后,万岁爷只抽时间亲自教了几天,然后就放手从南书房调来一个能书善文的小太监,让他伺候福宝每天认字练字。
  这太监叫吕大器,二十过五,长得眉清目秀,来给琳琅和福宝跪下磕头时,自称小吕子。
  琳琅赏了他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然后交代道:“阿哥的功课要紧,你又是万岁爷赏的人,我是很放心的。从今儿起,小书房就归你管了。”
  吕大器磕头应声:“奴才一定尽心竭力!”
  等他退下去了,一边吃熬茶,琳琅一边就和福宝道:“以后别叫吕大器小吕子,你还是叫他吕太监。”
  为什么不能叫小吕子,他都叫李文和小李子啊?福宝觉得奇怪,眨巴着大眼睛想了想,然后问:“是因为他是皇阿玛赏的人吗?”
  琳琅点点头。
  福宝举一反三的问:“那以后,我也不能叫张小桂小桂子了吗?”
  “这不一样。”琳琅道:“你皇阿玛是天子,富有天下,张小桂,漱玉馆,还有你爱吃的泡芙球……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得惜福,得感恩。”
  福宝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然后指着正趴在额娘腿上打瞌睡的猫大王问:“这么说,黑豆也是皇阿玛给的。那它为什么不惜福?”
  琳琅听得一愣。也不知道为什么,黑豆就是不喜欢万岁爷,只要康熙一来,它就会找个地方躲起来。
  这事琳琅先还没发现,等发现后也是捂嘴偷笑了好几回——为了躲万岁爷,墙角床底,柜子顶,黑豆哪里都能钻。
  作为一个合格的铲屎佬,她自然不会强迫猫主子。好在康熙也不喜欢猫,虽然不禁止她养猫,可也没兴致见黑豆,他是狗派。
  “朕少年时养过一只叫柴狐的狗,是只极聪明的猎犬,如今,猫狗房里还有柴狐的后代。朕每次行猎都会带上它们。”
  这就说得通了,琳琅记得雍正就很喜欢养狗,猫狗相厌,黑豆估计是不喜欢万岁爷身上的余味。
  如此这般,琳琅身边的人还有梁九功等人也就都知道了——瑜嫔养着的那只黑猫和万岁爷,那是两看两相厌!
  不过,此时此刻,琳琅可是正在对福宝潜移默化的进行君权教育,话自然不能这么说,所以她只一脸笃定的道:“那是因为黑豆脑子笨,不懂事,你可不能学它!”
  福宝很乖的点点头,然后一脸同情的伸手去摸了摸猫大王。
  突然锅从天降,猫大王一面觉得哭笑不得,一面也是拿玉儿没办法。
  ……算了,朕还是继续睡吧。
  福宝才刚开始练字,经常手一抖,就是一溜子的墨渍,然后再往脸上一抹,把自己弄成个小花猫那是常有的事。每次琳琅去小书房,总得打水给他擦脸擦手。
  三月十七日,琳琅和太后她们随着康熙回了一趟宫里,在紫禁城待了两天,过了二十九年的万寿节,也就又回了畅春园。
  在万寿节上,当着群臣和宗室的面儿,康熙总算答应了科尔沁的恳求,大清会对准噶尔出兵,但在此之前,需要进行一个盛大的会盟。
  何谓会盟。用一句话归纳,也就是喀尔喀蒙古三大部得和科尔沁一样,实行盟旗制度,成为满八旗的一部分,从此对大清俯首称臣。
  至于康熙和科尔沁说的话,大概是这样的:“从六月初一到六月初六,这六天里,朕会亲临塞外,主持这次会盟,地点就定在多伦诺尔。到时朕自会调停你们和喀尔喀蒙古之间的纠纷!”
  总算听到句准话了,简直是盼星星盼月亮!科尔沁众人立刻全部跪下,山呼万岁!
  声势之大,连琳琅在乾清宫的后殿里都听得耳朵一震。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琳琅是知道一点的,从去年的十月开始,一边秋收,康熙一边就在准备打仗要用的粮草后勤军械……当然,这一切都是悄悄的在进行,至少也是瞒外不瞒里,把蒙古人全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