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作者:
衣青箬 更新:2021-02-09 17:54 字数:5632
周敏转了转眼珠子,道,“一事不烦二主,我就厚颜请教五爷了,不知道我这玉米,定价几何为好?”
这回邱五爷没有立刻回答,斟酌了一会儿,才道,“我听说这东西已经有人在种,但这么个吃法,还是头一回见,也就是占一个新鲜。回头人看见了,自然也会效仿。不过我相信你的东西总比别人更好,唐家楼里卖十文钱一棒也有的是人抢着买,你就砍一半吧。”
五文钱。假使有两千株玉米,这也就是十两银子了。
周敏轻轻吸了一口气,站起身郑重的朝邱五爷一拜,“多谢五爷指点。”
要说邱五爷所说的这些内容,都没什么出奇,但没有那样的眼界,就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对周敏来说,帮助的确是非常大的。
因为还要去县城,所以在这里逗留的时间并不长。临走时周敏将辣椒粉送给了邱五爷,叮嘱了用法,又特意多提了一句,“这东西味道太重,五爷未必能习惯,最好是少少的放一点,先尝尝味道,若能适应再添加。”
冲着他给出了这么好的建议,就不捉弄人了。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就是她不说,等这辣椒一下锅,那味道出来,厨房里的人自然知道好歹,不会多放,要让邱五爷出丑也不容易。
刚才在邱家时,石头一直表现得很沉默,这会儿出来了,他才轻轻吸了一口气,小声问,“阿姐,咱们真要开价五文吗?”
要知道他们租一整天的牛车,也不过给五文钱。
“先去县城看看再说。”周敏道,“放心吧,邱五爷买得起,别人自然也买得起,不会卖不出去的。”
高顺县这一带的确并不富裕,但穷的只是百姓,城里的有钱人永远不会少。
进了县城之后,他们先去了县衙,找齐世云。
上一回土豆推广的差事,齐世云办得很好,所以已经升职了,虽然品级还是不高,但在县衙有了编制,算是正式工,不是之前外聘的临时工了,甚至手下还多了两个办事的。
所以这一回见到周敏,他是春风满面,脸上的笑一直没有散过。
听周敏将事情一说,他也没有推脱,只是问了问原因,得知是怕东西种在地里会出事,也没多说什么,让人将周敏送给他的玉米搬进去,便亲自领了人往唐家楼去。
有齐世云跟着,生意谈得非常顺利。不过周敏还是坚持让掌柜的尝尝玉米的味道,看看值不值得再定价。果然东西还没端出来,闻到厨下传来的香气,掌柜的就有些坐不住了。中途甚至还有好几拨客人来问做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让端上去。
有了这个小插曲,谈价钱就容易多了,周敏将邱五爷出的主意一说,又说明只有差不多两千棒,卖完就没了,还给掌柜的提了个意见,可以限购。历来买不到的东西就是好的,这限购的东西,也让人觉得物美价廉不抢就没了,是一样的道理。
掌柜立刻干脆的应下了这桩生意。
且不提这样的好东西能将唐家楼的牌子打得更响,单说这其中的利润,就已经让掌柜十分意动了。周敏这个价钱,正好卡着他心里的价,见对方不肯退让,也就没有在这里纠缠。
一千八百棒玉米,两天时间全都送进了城里,又有九两银子入账。
周敏送了一百根去县衙,又送了邱五爷五十根,剩下的就放在家里自家吃了。
她对赚钱虽然非常热心,但自己生活得舒适才是最根本的追求,所以之前卖土豆也好,现在卖玉米也好,周敏并不死扣那一点边角银子,宁可少赚点钱,也不能少了自己那一口吃的。
——她只卖两千斤土豆给齐世云,剩下的两千斤里卖掉了五百多斤,送人的加起来也有两百多斤,邱家是大头,再有给冬叔家的二百斤,这剩下的就只有一千一百多斤了。其中有八百斤是选出来留种的不能动,等过了年周敏还打算在村里卖一波种子。剩下的这三百斤,周敏都有些担心不够吃。
卖完了玉米,周敏的存款就有五十两了。
这还是今年的地少,明年将开出来的其他土地都种上,要赚五十两不太容易,但二三十两想来总是有的。到时候再压压价,应该能在陈县尊离任之前将买山的事情办下来。
算完这笔账,周敏便觉得轻松了许多。
虽然她也清楚,山并不是买下来就算完的,之后要将之利用起来,要投入的钱并不会少,但总归最难达成的一步差不多了,其他的慢慢来就是。
从穿越过来开始,她肩上始终压着沉甸甸的担子,如今总算可以放下来歇一歇了。
这一歇就歇到了中秋节。
八月十五,团圆之日。
这天周敏亲自下厨,做了一个干锅兔肉,一个土豆烧鸡,再加上各色冷盘素菜,居然也凑够了八菜一汤,摆了满满当当的一桌子,十分有过节的氛围。
这顿饭吃得很久,也十分尽兴。
每个人身上都能够感觉到一股与往日截然不同的生气,一看就知道日子过得很好。
因为心情好,周敏甚至还跟齐老三喝了一点酒。她这具身体之前根本没沾过这东西,结果可想而知。半碗酒下肚,周敏就觉得意识都昏沉起来。虽然没有醉得意识不清,也没有眼花到看不清人,但她知道,自己醉了。
也不知是醉在酒里,还是醉在这蒸蒸日上的日子里。
耳边是齐老三和安氏说话的声音,但周敏觉得听不太清楚。她半靠在桌上,虚虚的眯着眼睛,盯着不知道什么地方,目光似乎能够穿越时空,看向另一个世界里的家人。
又是中秋,失去了她之后,他们过得好吗?
周敏很少让自己去想这个问题。因为这种完全无解的问题,怎么想也都只是让自己徒增伤感,如果真的是为了家里人好,那就要过好眼下的日子,不让他们为自己担心。
但这番话,清醒的时候骗骗自己也就罢了。这会儿喝醉了,周敏就没办法将那些翻涌的心思压下去。
就算她过得再好又如何?哪怕有一天挣成了全国首富,另一个世界的人又怎么可能得知?
这一刻周敏忽然想起了一句从小就会背,耳熟能详的词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当年学的时候只喜欢它的音韵之美,余味无穷。但有一天真正懂得这其中滋味,才明白究竟有多苦。
这世间最痛的事,生离,死别,她都占全了。
一滴眼泪蓦然滚了下来,将周敏惊醒。她强撑着占了起来,扯开一个笑,随口搪塞了一句,“我好像醉了……”然后便步伐凌乱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一墙之隔外,静默片刻后,齐老三道,“已经很晚了,就到这里吧。”
其实并不晚,天才刚黑不久,月亮才刚刚爬上树梢,正是赏月的好时候。前几日邱家来人,送了一盒做工异常精美的月饼,原本要留着今晚吃,也还没有开封。
但没人反驳,安氏和石头安静的将桌面收拾了,然后各人洗漱之后,便回了房间。
周敏静静地躺在床上,银白色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前,又让她想起了“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一轮明月啊,不知道寄托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相思相望,所以与它有关的诗句太多,又都太愁。
“吱呀”一声,是门被人推开了。周敏微微侧头,便听见石头低低的叫了一声,“阿姐?”
“怎么了?”她含糊的问。
石头便走了进来。他站在床前,正好站在了那一片月光里,微微侧着身子,所以月光照亮了他一半的面孔,稚嫩中已隐约显出了几分沉稳。他沉默片刻,才低声道,“阿姐,爹娘和我都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这安慰来得十分突兀,但周敏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并未察觉。这番话石头说得认真,也稍稍冲淡了几分她心头的郁色,她不由轻轻点头道,“是啊,我还有你们。”
第38章 丰收之喜
中秋节过后, 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凉了。虽说春捂秋冻,但周敏向来怕冷,夏天的衣裳早就穿不住, 换上了更厚的夹袄。
今年手里有钱了,周敏自然更不会亏待自己, 早早就已经采购了布料, 让安氏制成新衣, 上身之后挺括又暖和, 平常跟那些小姐妹们见面时, 不少人眼中都闪着羡慕嫉妒恨的光彩。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周敏还是很愿意带挈这些乡邻一起发财的。
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如果村里只有她一家赚钱, 难免引人注目。天长月久,跟村里人也就有了隔阂。但如果大家能一起发财,关系自然会更亲近, 而且承了她的情, 自然也就会站在她这一边。
一样米养百样人,大部分人见了别人好, 估计只是眼红一下就算了, 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但总有些野心家见不得旁人好, 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而且不止是村里, 周边其他几个村子, 说不准也会有人蠢蠢欲动。
但只要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站在自己这一边, 周敏就不必理会这样的犬吠之声。
再说, 衣锦还乡,造福乡里,也是中华民族的老传统了。
只不过现在她自己也还在奔小康的路上,能力有限,能做的实在不多。不过在周敏看来,世上笨蛋毕竟很少,这些村民们之所以世世代代穷苦,无非是眼界不够,只能看到眼前这一亩三分地,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变通,但有了她带头,很多人的心思也都活络了起来。
至少,经过今年这样的阵仗,明年肯定有不少人家种植玉米和土豆。
虽然不可能卖上今年这样的价钱,但总归是一个进项。而且实际上,这时候很多人家都是处在吃不饱的状态之中。这还是丰年,一旦闹了灾荒,只会更惨。玉米和土豆都是高产作物,而且抗旱,又不挑土地,至少吃饭的问题不需要太担心。
至于别的,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天气一凉,周敏就在家里烧起了炉子。虽然安氏一直嘀咕这样太费柴火,但好在柴火这东西又不费钱,只要有力气,山上随便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再说他们之前收拾那片火烧山开荒的时候,砍回来那么多的木柴,山墙边的屋檐下都已经堆不下了,现在只好堆在兔舍和鸡舍旁边,挤占位置,尽快烧掉还能腾出地方来。
不过,大部分时候,他们暂时还没那么悠闲,毕竟这是秋天,虽然玉米和土豆这两个大头已经收完了,但是之后垦出来的荒地上,还胡乱的种了些黄豆,花生和红薯之类的东西,这会儿也都该收回来了。
这半年来,他们一家人一有空就过去磨,陆陆续续开垦出来的土地居然也不少,周敏估摸着应该有十好几亩了。
被火烧得最严重的地方,差不多都已经开垦完了。而其他地方,经过这一年的恢复,看起来也没有那种残败的景象。这是周敏有意为之,因为她并不希望村里人在反应过来之后,也跟着到这里来开荒,跟自家的地并在一处。
毕竟灵泉的秘密还是需要保守的,万一大家总是要在一起干活儿,不可能完全避开对方的视线。
而这里没有别人的地,将来这片山买下来,也就不用担心会生出什么纠葛来。
但这十几亩地,只有一半种上的东西,因为后来时间太晚,来不及播种,所以安氏不知道从哪家弄来了好多苦荞菜的种子,洒在里头。这些东西基本没侍弄过,能收多少也很难说。
这会儿这一半的苦荞长得又高又密,跟旁边的山林呈密不可分之势,经常有鸟雀停下来偷食种子,弄得安氏每天都要来逛上几趟,驱散这些鸟雀。
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逼得齐家不得不赶快把其他地里种的东西收回去。毕竟离得那么近,这些鸟雀松鼠,怎么可能真的守着苦荞的底盘不越界?要知道,另外一边种的各种豆类,还有花生和红薯,味道可要好得多。
这些东西全都收回来,居然也很不少。尤其是红薯,个头大,占的地方也就多,屋子后头那个刚整理出来的地窖,倒是被堆满了。
花生放在屋檐下搭好的竹竿上阴干,然后将泥土拍掉,才能摘下来装袋。
至于各种豆类则更加复杂,连根拔回来之后,在院子里铺了油纸,放在上面暴晒。等到豆壳被晒干爆开之后,再用一种叫做槁的工具拍击,让其中的黄豆爆出来。
槁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工具,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拍打豆子。它是由两根木棍组成,一根较长,另一根则较短,在木棍一头打孔,然后用一根光滑的木棍连通。使用的时候抓住长的那一根棍子,手臂发力,便能带动短棍像风车的木叶一样转动,反复拍打地上的豆子。当然,如果运用不当,打到自己的头也是很有可能的。
周敏对这个自己从未见过的新鲜工具非常感兴趣,去冬婶家又借了一根,和石头两个人在灿烂的秋光里忙碌了好几天,才将各个品种的豆子都打出来,捋开上面的残枝败叶,剩下的就是一粒粒的豆子了。
当然,毕竟是晾晒在露天场地,豆子里少不得混进一些豆壳、叶片和小石子之类的东西,前两者可以用簸箕簸出去——这项活儿是安氏的专属,因为家里就她用簸箕用得最好,周敏是恨不能连豆子都一起抛撒出去。至于小石子和坏了的豆子,就只能人工挑拣了。
不过干这个活儿也有后遗症,就是忙完了之后,感觉两条胳膊似乎都不是自己的了。
借着这个机会,周敏又在家里歇了两天。毕竟过几天还要收苦荞,到时候又要费一番功夫。倒是石头还是每天清早就上山,雷打不动的给兔子和鸡打草。
至于周敏之前让石头洒在地里的那一把葵花籽儿,也都已经结籽成熟了。
可惜收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半被不知名的野生动物给吃掉了,剩下一部分林林总总加起来,估计有个四五斤,安氏用簸箕装了,高高的晒在门前的柴垛上,免得被糟蹋了。
不管怎么说,这一番折腾,收获了那么多东西,还是让人很开心的。
今年对齐家而言,是个大丰收的好年成,进项不小,家里的存粮也足够,总归是让人的心能够踏实下来,不像之前两年,总悬着了。
周敏说是在家里休息,其实并没有闲着。
正好家里生着炉子,空着也是空着,所以周敏用家里最大的木盆装了一盆红薯出来,用马尾刷子刷干净了,然后分开放在锅里煮。煮熟了之后,就用刀子切片,然后摆在簸箕里晾晒,做成红薯干。
煮了一整天,簸箕用掉了三个,还去隔壁冬婶家借了俩,总算将所有的红薯都料理清楚了。
周敏站在门口的台阶上,看着院子里大大小小的簸箕,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伸了个懒腰。
风懒洋洋的在周围吹着,阳光明媚,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啊!
但这事还不算完,第二天周敏又开始洗土豆。这回是洗完了直接切成薄片,然后跟做酸菜一样,用水烫一下,确保烫熟了但是没软,然后就摆到外头去晒。晒干之后收起来,以后要吃的时候过油一炸,又香又脆,当零食吃都没问题,是小孩子的最爱。
她这种穷折腾的劲头,安氏看得眼睛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