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郭李本性(二合一)
作者:无言不信      更新:2021-02-07 00:24      字数:4210
  也不怪裴旻突然提高了声音。
  西域这大半年的战役,裴旻打的实在有些憋屈。
  实力上的差距很难改变的,这也是为何军队重治一说。
  军队越强,可行性越高,指挥起来自然顺手。
  阿拉伯如若秦朝一般强军的军事制度,还有信仰的洗脑加成,注定了他们的兵卒强悍。
  而裴旻麾下只有从河西、陇右带来的四万兵不逊于他们,安西军、北庭军都要略逊一筹,不过也有一战之力。
  其余的西域诸国的兵士,裴旻实在头疼。
  也许是在唐王朝的庇佑下,他们太过安逸,战斗力很是提神。
  那兵卒聚在一起,裴旻几乎以为是哪里的难民聚在一起了。
  不安排兵士掠阵,都不敢让他们上阵。便是如此,每次派他们上阵,都不免提心吊胆的。
  故而裴旻带来的河陇之兵压力极大,守的也极为被动。
  裴旻打了十多年的仗,还是第一次给压的如此憋屈,心底憋着火。
  现今青海湖战事以了,将自己手中最精锐的兵士调来,正好缓解缓解心中的憋闷。
  若说哥舒翰征服南诏,让唐王朝走出了南征失败的阴影。
  王忠嗣攻占青海湖就大大的刺激了唐王朝上下的民族荣誉感。
  举国欢腾!
  吐蕃是唐王朝的宿敌,从贞观朝的松州之战开始,一直到现在,皆是唐王朝的心腹之患。
  两国之间迄今为此,百年时间,大战十数次。
  其中包括大非川之战、安西四镇争夺战、青海湖争夺战、冷泉及大岭之战、素罗汗山战役、洪源谷之战,这些动辄十万上下的大规模决战。
  唐蕃之间,胜负参半。
  即有大非川、青海湖、素罗汗山之败,安西四镇丢失,也有冷泉、大岭、洪源谷的大胜,以及安西四镇的收复……
  但是唐王朝对外战绩,痛心疾首的几次大败,皆是吐蕃造成的。
  可想而知,对于吐蕃,唐王朝上至朝廷,下到百姓,心中的忌惮与敌视。
  而今吐蕃赖以生存的青海湖居然为唐军攻取,这实在是天大的喜讯,大涨民众的荣誉感。
  左卫将军郭子仪带着几分疲累的回到屋中,想着王忠嗣年岁与自己相差无几,已经名动天下了。
  还有高仙芝,年岁比他还小,却是一战成名,现在是家喻户晓的英雄。
  而自己?
  虚渡十年时光,固然得到当年裴旻的引荐,得张说的器重,不住的升官,终究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
  反而为同僚议论,说他走后门,难以服众,并不能融入京畿。
  这并非是郭子仪的能力不行,而是性格使然。
  郭子仪的性格过于求安,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老好人,还是那种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类型的老好人。
  这种老好人是最吃亏,也最令人看不起的。
  要是郭子仪有显赫的身份另说,偏偏是一个寒门子弟,无任何背景。
  这样的老好人,又在无多少功绩的情况下,给提拔为左卫将军,谁真正看的起他?
  郭子仪想着当初与裴旻的初见,心底莫名有些后悔,忍不住念道:“要是当时自己接受国公的提携,也许不会陷入今日困境了吧。指不定西方之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想着当初,自己意图改善京畿风气的雄心壮志,顿时觉得很傻很天真。
  京畿兵就是一个大染缸,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腐败,张说又得钳制,放不开手脚,他的这点力量是蜉蝣撼树。
  多年下来,京畿兵原来是怎么样,现在依旧怎么样,半点都未改变。
  雄心壮志都要给打磨的差不多了……
  而今心中念着一事,郭子仪实在难以抉择,思前想后,夺门而出,去自己大哥郭子琇的府邸。
  郭子仪找的不是他哥哥,而是住在哥哥府中的父亲郭敬之。
  “父亲……”郭子仪对着面前的老者,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说道郭敬之算得上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华州郑人太原郭氏家族后裔,也算是官宦世家,高祖郭进,为西魏、北周、隋朝时人;郭进之兄郭徽,为北周洵州刺史,隋朝太仆卿,是关陇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之一。郭敬之的曾祖郭履球,在隋朝任职金州司仓参军;祖父郭昶,唐朝凉州司法参军;父亲郭通,美原县主簿、赠兵部尚书。
  而郭敬之本人曾先后任吉、渭、寿、绥四州刺史。
  吉州位于江西,渭州位于陇西,寿州位于江南,绥州位于关中,郭敬之任职所涉及的地域面都非常广阔,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几乎遍及祖国各地。
  这唐朝官员迁徙赴任,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船舶,这样远距离大范围的迁徙,有利于开阔人的眼界。
  郭子仪自幼跟随自己的父亲,走南闯北,有今日一身才学,与这番经历密不可分。
  郭敬之自身才略并不算出众,只能说是中材,可一身阅历,却尤为丰富,何况知子莫若父,一眼就看出了郭子仪心底有事,说道:“怎么了?吾儿,可是遇上了什么烦心之事?”
  郭子仪作揖道:“不敢瞒父亲,此来确实有事向父亲请教。孩儿身为武将,一直避免卷入朝堂争斗。今日意外得知户部宇文融与太府寺王鉷相互密谋,对付张相。张相于某有提携之恩,孩儿有今日地位,全靠张相破格提拔。宇文融或许奈何不得张相,但王鉷却是现在朝堂之上最受陛下器重的红人。他要是对张相不利,张相怕是难逃一劫。”
  “孩儿若挺身而出,站到张相这边,人微言轻不说,却也不可避免的卷入庙堂之争。孩儿身为武将,理应避嫌。但……”
  他摇着头,理性让他置身事外,感性却又给他一种站在张说这边。
  两相为难。
  郭敬之看着自己的儿子,笑道:“子仪还记得为父当初的话?”
  郭子仪略微一怔,试言道:“可是当初国公屈尊相交,孩儿处于避嫌,退让时的话?”
  见父亲点头后,他方才道:“孩儿当然记得,父亲说孩儿错失了良机,还说孩儿在京师干不出什么花样……”他说道这里,一脸苦涩的说道:“一切让父亲说中了,孩儿确实无能。”
  “错了!”郭敬之一脸肃然的看着自己的儿子道:“你是我的儿子,你有多少能耐,为父会不知道?你的本事,即便放眼天下也是屈指可数。当今世上,那些赫赫有名之辈,如封常清,若哥舒翰,若张守珪,在为父眼中,都不及你。只是你本性过于敦厚老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喜于人争,遇事能避则避,能退则退。在这个世道要是没人提携,仅靠自己是吃不开的。”
  “为父不看好你,并非是你的才能,而是你的秉性。为何昔年裴国公能够一鸣惊人,改变整个长安的风气?因为他魄力惊人,敢打敢拼,故而人人都敬畏他三分。就好比三国时期的曹操,他刚刚上任的时候谁理会他这个阉患的后人?五色棒毫无威慑力,但是就在他杖杀蹇硕叔叔的时候,曹孟德的名号响彻洛阳。”
  “这是人的性格,我儿行事谨小细微,固然不惹祸,不招嫉,却也做不到如国公、曹孟德那样,改变京畿风气。也是因此,为父并不看好我儿在长安的前途。”
  郭子仪让自己父亲说的是大汗淋漓。
  郭敬之淡淡的看着自己的儿子,道:“我儿已经成人,为父不能帮你做主,只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作对的事,走对的路。就算受到牵累又如何?我儿真的在乎你身上那左卫将军的职位?”
  郭子仪心底明悟,恭恭敬敬的对着自己父亲一拜道:“父亲指点的是,孩儿确实过于保守,畏首畏尾,做小女儿姿态。孩儿知道怎么做了……”
  **********
  长安安义酒肆!
  安义酒肆是一家规模一般的酒肆,这样的酒肆在长安少说也有千百家,根本不足一提。
  来这安义酒肆喝酒的人通常都是一些小康家庭的成员,以各路商贩为主。
  这日一群军人打扮的兵士蜂拥进了酒肆。
  他们一共十人,
  为首一人身形不高,长得尤为壮实,黑黑壮壮的,孔武有力,绷着一张脸,好像人人都欠他三五八万一样,身后的九人说说笑笑,特别欢快。
  “店掌柜,来十斤酒,十一个小菜。”
  他说着,找了一个空位坐下,全程没有一个笑脸。
  在他身后的兵士一瞬间你眼望我眼,有些尴尬,原本的欢乐的气氛不在了。
  一位文质彬彬的校官打着圆场道:“先来十斤,不够再说。听说长安的酒比朔方的酒好喝更烈,我还不信这个邪了。都是酒,还分地域的?我们今日就好好尝尝长安的酒是不是那么神奇!”
  他招呼着众人坐下,来到之前那人的身侧,低声道:“这难得来一次京城,又不在军营。一起出来喝酒的,光弼就别守着那点规矩了。”
  叫光弼的首领,听朋友这般说来,点了点头道:“你们随意!”
  校官大松了口气,要是他不点头,这场酒必然会不欢而散。
  辛京杲太了解自己这位朋友的脾性了。
  他的朋友叫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契丹酋长李楷洛,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国公。出为朔方节度副使。
  李光弼得父亲蒙荫,少年即入军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现今以累积为左清道率,是他们一群人的首领。
  此次他们一行人授命运送回鹘进贡给朝廷的战马、皮革,一路来到了长安。
  朔方是唐王朝的边境,偏远苦寒,哪里有长安繁华,一众人初到长安,就是乡巴佬进城,看的眼花缭乱。
  几人一起哄就一起出来聚聚餐。
  李光弼什么都好,唯独过于严肃这一点让身为朋友的辛京杲很忧伤。
  自认识李光弼的那一天,辛京杲就没见过李光弼笑过,在他的印象中自己这位朋友,一直以来都是绷着张脸的。
  他在治军上极为严苛,为人处世对人对己皆是一本正经,不懂变通,让人敬畏。
  就如今日,一众人出来玩,要是还守着在朔方喝酒只喝一斤的规矩,必生怨言。
  他们九人把酒言欢。
  李光弼却竖着耳朵,听着邻桌的行脚商人说着西方的战事。
  “都说那西域狮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纵横西方,所向无敌。那是因为没有遇上我们大唐的裴国公,一遇上了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吃败仗的份。就算吐蕃、大食国一并来,裴国公怡然不惧。一边安排王忠嗣将军进攻青海湖,一边自己迎战西方狮王……”
  “西方狮王有御兽的本事,数十头战象冲击我朝的军政。战象最大的高达两丈,就跟城楼一样,所向披靡。但是裴国公却不惧,他可是剑圣,剑术天下第一。就见他刷刷刷的几剑,就降服了所有战象,反驱使着战象杀向了大食国……”
  “不只如此,他还派人翻过了传说中的昆仑山,攻打下了那个,叫什么……吐蕃要地,成功的为我大唐开拓了三千里疆域……”
  听着行脚商人夹杂着半真半假的说着西方的战局,李光弼眉头有些飞舞,听得津津有味。
  辛京杲也留意到了,听了一会儿,轻声说道:“这是说故事呢!”
  李光弼立刻低声肃穆和道:“休得胡说,你不了解情况。即便这过程有所溢美,结果却是实实在在的。我大唐能有今日,幸有国公。若非国公,力挽狂澜,凭借一己之力,扭转西方局面,我朝或许便会因南诏破局而受严重损失。”
  辛京杲很少见自己这位朋友这般模样,奇道:“光弼很崇拜裴国公?”
  李光弼那张绷紧的脸上,难得有些松动,说道:“那是自然,小时候父亲就跟我说过国公的事迹,要不是朝廷安排我在朔方任职,我都想去姑臧投军。”
  他们正说着,邻桌却说起了朝堂上的一则大事。
  张说罢相,为御史台收监。
  有人道:“听说御史中丞宇文融与张相不和,张相落在他手上……”
  又有人说:“进了御史台的台狱,张相怕是凶多吉少了。”
  此时还有人长叹一声:“要是裴国公当年的御史台犹在,哪会有今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