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牧场
作者:
余人 更新:2021-02-06 07:28 字数:3106
吴山将前面的四书题看完,都是做文章的,如何不能看出文章的好与坏。其实在查看第一题时,他就感到事情的古怪,这断然不是什么会元之作,0但看到第二篇文章时,当即是意识到其中的猫腻了。
只是秉着一向谨慎的原则,他又翻开了第三篇,结果他的猜测得到了验证。不得不说,这个手法的巧妙,这“于休哉”不像是那些生僻字,容易落人口实。
“恭喜胡大人了,在我进来之前,小阁老找我闲聊时透过严阁老的态度,是关于你入阁一事!”
欧阳杰看着他眉头微蹙,知道他肯定是看出这里面的猫腻。若只是将这份当成普通荐卷,那么相信这人恐怕不会发现端倪,但如今却要高荐会元,那还真骗不了人了。
只是他却是有后手,因为这位礼部尚书虽然已经上任三年,但却一直都不曾入阁。如今一位阁老刚刚致仕,那内阁就出现了空缺,想必这人在这时候,定会给严阁老卖这个情面。
六部中,礼部尚书入阁的概率是八成,按正常的内阁填补人选正是吴山。同是官场中人,自然清楚这是仕途的关键时期,若是这时再得罪严阁老,那他吴山可能就因这事而入不了阁。
“说什么了?”吴山又继续翻后面的《春秋》,心里微微泛动,他自然明白这次能否入阁的关键就在于当朝的首辅。
虽然内阁出现空缺,但内阁人数却没有定数,可以填补也可能不填补,另外还可以推举其他的六部尚书入阁。这孔圣人都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又何尝不想入阁光耀门庭呢?
“于休哉!于休哉!这事到时你再亲自去问严阁老吧!”欧阳杰却是卖了关子,像是当日小阁老突然失去兴头般负手摇头,但并没有离去。
这于休哉是“罢了,罢了”的意思,听起来很是迷惑人。像当日严世藩说着“于休哉”突然离去,为什么欧阳杰丝毫都没发现有异,那是因为这话很贴合当时的情景。
就像是如今,欧阳杰刚刚准备提小阁老带什么话,但仿佛突然失去了聊天的兴头,所以也就“罢了,罢了”,旁人听起来没有任何的毛病。
但很显然,这里的“于休哉”却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最是关键的信息却是,这次舞弊的始作俑者并不是他欧阳杰,而是能手握入阁推荐权的严阁老。
吴山听到这话之后,再度深深地看着试卷中的“于休哉”,一切昭然若揭。
“咱还是谈回这份试卷,这几篇文章在考生已经是鹤立鸡群了,是否可点为会元?”欧阳杰微笑地望着他问道。他相信这人会懂得取舍,毕竟关系到他能否能入阁。
但在他自信满满的时候,胡山脸上却露出几分讥笑之色:“会元?”
“胡大人,你意为何!”欧阳杰当即有些不快,没想到这人似乎不打算卖严老的面子。
整个至公堂,顿时多了一股肃杀之气。
“落!”
吴山却是大笔一挥,写下了“不取”的原因,将这文章中肯地评出。不仅没有同意将这份试卷定为会元,更是直接打在了三百名开外,让这位关系户直接落榜。
“吴大人,且慢!”欧阳杰有些慌神了,急忙进行制止,伸手按住那要被吴山丢向落卷堆的试卷。
“你要做啥?”吴山扭头望他,身上散出了官威。
欧阳杰迎着他的严厉的眼神,顿时有些心虚,但还是硬着头皮道:“这份试卷就算定不了会元,那取中也很合理吧?”其实他知道定会元有些勉强,但若是连取都不取,那恐怕他都难跟小阁老交待了。
“四书尚可,五经……一塌糊涂!”吴山却是公事公办的模样,并不打算妥协。
“哪有你说的如此不堪,我看挺好的!”欧阳杰虽然没有看,但却打定主意一定要帮那西南巡抚之子争个功名,不能真无法交差了。
“所以呢?”吴山望着他,皮笑肉不笑。
“我认为当取!”欧阳杰硬着头皮,坚持己见地说道。
“莫非要我去请陛下来圣栽此卷?”吴山却是望着他,眼睛绕有兴致地问道。
欧阳杰听到这话,那压着试卷的手仿佛被烫到,急忙抽来,而背脊涌起了一股寒意。若事情真闹到圣上那里去的话,那就不是能不能讨好小阁老的事情,他极可能会受到涉及,没准还会被砍头。
虽然说圣上如今痴于丹道,不理国事,但对科举作弊却很反感。
在嘉靖十一年,圣上下过一道旨意,切禁会试、乡试取以艰险之词、奇癖之字哗众取宠者,凡钩棘奇癖之卷,一律黜落!嘉靖十七年,圣上感科场舞弊日多,又命严查试官内外勾结,通关节、买字眼,等十余种舞弊手段,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如今这事真闹到圣上那里,那这个把戏必然会被揭穿,到时严阁老恐怕都保不住他,肯定是要人头落地了。
迎着吴山的眼睛,他终于是低下了头,屁都不敢放。
只是他心里却是暗骂着,等老子出去就马上告状,别想进什么内阁了,依着小阁老的性子,肯定会将这不开窃的老东西往死里整。
这是阅卷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惊不起任何浪花。
虽然这个慎密的科举制度被钻了空子,但是好在主考官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最终没能让奸人得逞,科举的公正性得到了保证。
……
荒野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几匹快马奔跑在那郊外的雪地中,若不是那污泥和马蹄印,恐怕没有认得清官道所在。两边是茫茫白雪,那开阔的平原地带,让人很容易就会迷失方向。
叶无尽踩着马噔,熟练着骑着马跟在后头,望着两边的风光微微摇头。跟着南方的冬天明显不同,这里四季分明,那树木别说叶子了,连枝条都很少。
咦?到了?
他突然看到小山坡出现了一个辕门,而前面领路的人速度加快,不由得也是拍马跟上。其实他也是有些稀里糊涂,因为算是被半掳来的,虽然有木兰的信物,但他却知道不同意必然会遭到这些人的强硬手段。
当然,他也是对这时代的牧场产生着好奇,所以才接受了邀请,权当是来这里参观一下,欣赏这时代宝马的雄姿。要知道,在现实中可不容易见到了,普通的血汗宝马要几十万美元以上,而纯血统的甚至达到一千万美元。
在这一个时代,哪里的宝马最多,自然就是皇家牧场了。
不过,马场能有今天的繁盛,跟着前人的努力分不开。
汉武帝为了抵御匈奴,曾致力于养马业的发展。为了改良马种,他曾派遣使臣到西域大宛,引入古代有名的汗血马三千匹,进行大规模的繁殖和杂交改良工作。
唐代在马匹改良上也曾经作过极大的努力。在汉代以来改良品种的基础上,还不断从西域输入大批的优良马种。据《唐会要》记载:唐高祖武德年间,康居国进贡马四千匹,属大宛种,体躯很大。
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居住在瀚海以北的“骨利干”族人派遣使者来我国,带来良马一百匹,其中有十匹特别好,唐太宗极其珍爱,给每匹马都取了名字,号称“十骥”。
唐太宗曾用军事力量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伴随通商,引进了外国一些先进科学技术,良马也传进来了。“昭陵六骏”中的名马之一“什伐赤”,就是引进的十分名贵的优良马种。
汉、唐以来,先后从西域输入的,有大宛、乌孙、波斯、突厥等地的良马。这些良种马的引入,对于内地马匹的改良,起了极大的作用。《新唐书兵志》称:“既杂胡种,马乃益壮。”汉、唐以来所产生的改良驹,体质健壮,外形优美。这些名驹良骥的雄姿,到现在还可以从汉、唐遗留下的陶俑马、浮雕、壁画和石刻中见到。汉、唐有意识地引入外地种马杂交本地种马,无论是技术成就和数量规模之大,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利用异种间的杂交方法来创造新畜种駃騠、骡等,也是华夏古代家畜育种科学的重大成就。
只是当越过辕门时,他却是有些后悔了,因为这座大牧场同样是深埋于茫茫白雪之下,没有想象中的大草原下的万马奔腾,也没有出现汗血宝马的英姿。
通过辕门后,远处是一片屋舍,他硬头皮跟上,发现长得帅果然是毛病,脑子有时候容易短路,这明明就是大雪天,哪可能会有什么大草原。
“快!快!让秦丈夫过来!”
才刚到那连成片的房舍前,却听到一个尖锐的太监声音,然后一个小太监急忙向着另一边的屋里跑去。
大概是看到发生了状况,那为首的军士当即拐向那边。
叶无尽跟上,却看到一匹枣红的大马爬在雪中,已经显得奄奄一息。而看到这情况时,他的心突然揪了一下,正是他刚刚还在念想着的血汗宝马,此时那双眼睛却显得那般无助。